电场力与静电力的关系
用物体带的电荷量q乘以它所在位置的电场强度E就得到电场力.F = q*E.
静电力是"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关键有三个,“真空”,“静止”,“点电荷”,是有定义的。有空气的话,力就会变小;不静止的话,运动电荷还会产生磁场,就多了一个电磁相互作用力。点电荷则是一个基础的假设,一个经典物理学的假设,但是在理论上会有问题……实验中当然是看不见点电荷的。
多大的电场强度能拆开原子?
在使用电子全息技术分析样品内局域电场时,有时会计算得到比较大的数值,如果有一个阈值能直接判断这个数据是不合理的,就可以避免得到错误信息。
由于原子核和电子在电场中的受力方向相反,如果电场足够大,是否有可能导致电子与电子核分开,即发生电离?经过讨论,觉得可以用原子的电离能和原子半径大致估算一下数量级。
因为电离时,电离能=电场做的功,即 ,长度取原子半径。
使用Wikipedia上找到的数据,可以得到,大约是在10~1000 V/nm之间。
电流密度与电场强度有什么关系?
基本原理:在有电场存在的情况下,电荷朝电场线方向移动。电荷移动的方向是根据电场中电荷所 带电量来决定的。正电荷朝电场方向移动,负电荷朝电场相反的方向移动。电流密度定义为单位时 间内通过通过单位面积的带电电荷数。
电荷在导体中成为电子。在没有外部电场的作用下,电子是随机运动的,这种情况下导体中不存在 电流,电流密度为0。当在导体外部施加电场时,电子就朝电场作用的方向运动。在电场的作用下 导体中就产生了电子和电流。随着电场强度的增强,电子所受的力也逐渐增大,电子移动的速度也 要加快。故单位时间内穿过单位面积的电荷数量也增加。因此,随着电场强度的增大,电流密度也 增大了。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