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浓度氨氮废水处理方法
高浓度氨氮废水处理方法从NH3-N的另一种形式(气态)开始。需要解决两个关键技术问题:
1.如何将废水中的固态氨(铵盐)z转化为气态氨(游离氨)?
2.如何将气态氨从水中分离出来使用或回收?在研发中,我们运用了传统吹脱方法的基本原理,即通过添加碱来提高废水的pH值,尽可能将固定铵转化为游离氨,然后借助空气的力量将游离氨分离。然而,传统的吹脱方法只能去除大约70%的氨氮。新研究结果采用了多级吹脱、C声波、C重力等新技术,去除率只能达到90%左右。达到标准后,将继续采用A/0方法。同时,传统吹脱方法的气水比高达5000:1,能耗高,成本高,工业应用难度大;同时,被成千上万倍的空气稀释的氨不能被回收,只能转移到大气中进行二次污染。
高浓度氨氮废水处理中应对条件的控制
一、高浓度氨氮废水处理中的选择
研究表明,纯中氮素的含量虽较低,但对***纯度有很大影响,建议采用优级纯或基准***来降低***中的氮含量,从而降低空白值.提高结果的准确性。
二、测试水及***的质量检验。
在测试空白值不够理想的情况下,需要检测试验用水量和***,筛选出低含氮量的蒸馏水和***。
三、高浓度氨氮废水处理中应对条件的控制。
反应时间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较大。实验表明,90min前溶液显色不完全,90min后颜色趋于稳定,因此,水杨酸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的氨氮时,应控制显色时间,并在90min后显示出优异度和准确性。
四、PH值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从氨氮反应的原理可以看出,在反应体系中,氧的平衡会受到影响。实验证明,PH值的变化对测定结果有很大影响,以中碱、中性为主,测定结果相对偏差符合分析要求。因为水质呈酸性,所以水样品不能比较,所以,水样品要特别注意调节反应体系的PH值,直到显色控制在11.8~12.4。
高浓度氨氮废水处理的主要问题
高浓度氨氮废水处理的主要问题;
1.蒸氨(蒸汽提升)或吹脱+A/O或吹脱+化学沉淀离不开高投入、高运行成本的预处理工艺。一次性氨投入过多,吹脱功耗过大。
2.延续A/O法不仅***大,占地面积大,而且对预处理出水的要求也很高(例如NH3-N必须小于300mg/l),对于5000mg/l以上的高浓度氨氮废水,只能用数倍清水稀释)。
3.化学沉淀法与A/O法相比,***少,占地面积小,但药剂用量大,N:P:Mg连续沉淀法处理成本高,出水不能达到一级、二级排放标准。
渗透剂是一种成分复杂的高浓度有机废水,通常具有以下特点
渗透剂是一种成分复杂的高浓度有机废水,通常具有以下特点:
1.水质的复杂性和危害性:除了有机物质外,还有大量的可溶性固体,例如钠、钙、氯化物、***盐等;
2.COD、BOD浓度较高,氨氮含量较高,且随填埋时间的延长而增加;
3.水质变化很大:垃圾渗滤液随填埋时间和降水变化很大;
4.金属含量高:垃圾渗滤液中含有十多种金属离子,随填埋时间的变化,其中铁、锌含量呈酸性发酵状态;
5.生物元素比例失调:C、N、P比例失调;
6.分析和总结了垃圾渗滤液的水质特性,难点主要是氨氮浓度高,可生化性差。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