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羧酸减水剂是我国近年来引进应用的新一代减水剂,它的出现符合混凝土的发展。与萘基减水剂、脂肪族减水剂、减水剂、聚羧酸减水剂相比,具有更好的应用性能。
聚羧酸减水剂具有以下特点:
用量少,减水率高达百分之45,易于制造高强混凝土。混凝土配料的和易性很好,坍落度损失小一倍,能适应混凝土的长距离运输。与水泥相容性好 水泥适应性更广,可适应搅拌站各种水泥应用要求。
降低了四种收缩率,以提高混凝土的体积稳定性和耐久性。五个低含气量可适用于不同类型混凝土的含气量要求。六个不含氯离子、不含碱的产品,因为从含碱量低的化工原料中引入的总碱含量不超过百分之0.1。 七种产品的稳定性该产品为无色透明液体,它是一种不沉淀或结晶的液体,可用于原色生混凝土。
混凝土外加剂使用不当的表现及补救方法
混凝土外加剂使用不当的表现及补救方法 混凝土工程外加剂使用不当表现在: 1)混凝土浇筑后,局部或大部长时间不凝结硬化; 2)已浇筑完的混凝土结构物表面鼓包。 要避免这类质量事故发生,必须重视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1)外加剂与水泥的适应性。外加剂进场后,必须进行试配,掌握其特性:坍落度的耗时损失、凝结时间、减水率等,以确定能否使用;对于硬石膏做调凝剂的水泥,这点尤其重要,以免混凝土搅拌成后,发生速凝或坍落度损失过快的问题。 2)外加剂的每一次投料,都必须严格按照配合比计量。计量器具必须经常进行校验,保证其灵敏度和准确度。 3)粉状外加剂(如)要保持干燥状态,防止受潮结块。已经结块的粉状外加剂,应烘干、碾碎.过0.6mm筛后使用,以免含未碾成粉状的颗粒遇水膨胀,造成混凝土表面鼓包。
石粉对减水及效果的影响
石粉对减水及效果的影响 不同岩性的机制砂石粉对混凝土的影响 机制砂石粉对混凝土影响,公认的是一定石粉含量对混凝土有积极作用。但是实际试验中发现,不同岩性的机制砂石粉对混凝土的影响是不一样的。 岩性对混凝土的影响,表现在几个方面: 1、吸水率:钙质石粉比硅质石粉的吸水率要小的多。 2、石粉本身的化学影响:石灰岩石粉具有一定的活性,辉绿岩石粉仅起到填充作用。绿质泥岩可能会对减水剂起到吸附作用。 因此应该分别对待,不同岩性的母材生产的机制砂石粉对混凝土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含量限值也应该是不一样的。 骨料中常含有粘土(山砂更严重),粘土对减水剂有强烈的吸附,其吸附量是水泥的约50 倍,对混凝土工作性能影响严重。碎石和机制砂中石粉对减水剂的吸附量与水泥相当,说明配制混凝土时石粉含量过高会影响混凝土的工作性。0.5%以下含泥量或者细度模数2.8~3.1 的砂(特别是河砂)时减水效果会好一些,7% 石粉含量更有益于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 石粉对减水及效果的影响
外加剂生产供应者如何根据工程需要对聚羧酸系减水剂进行复配改性
目前对聚羧酸系减水剂科研方面的投入较少,大部分情况下,科研工作的目标只在于进一步提高其塑化减水效果方面,很难做到按照不同工程需要,通过分子结构设计合成出具有不同缓凝促凝效果、不引气或不同引气性、不同粘度的聚羧酸系减水剂系列产品。工程中水泥、掺合料、集料的多样性和不稳定性,外加剂生产供应者如何根据工程需要对聚羧酸系减水剂产品进行复配改性非常重要。目前减水剂的复配改性技术措施,基本上都建立在对木质素磺酸盐系、萘系减水剂等传统减水剂改性措施的基础上的。试验证明,过去的改性技术措施不一定适合于聚羧酸系减水剂。如对萘系减水剂进行改性的缓凝成分中,柠檬酸钠就不适合聚羧酸系减水剂,它不仅起不到缓凝作用,反而有可能促凝,且柠檬酸钠溶液和聚羧酸系减水剂的互溶性也很差。 再者,许多品种的消泡剂、引气剂和增稠剂也不适合于聚羧酸系减水剂。通过上面的试验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因为聚羧酸系减水剂分子结构的特殊性,就现阶段的科研深度和工程应用经验的积累来说,通过其它化学组分对聚羧酸系减水剂进行改性的手段不多,而且由于过去针对其它品种减水剂改性所建立起的理论和标准规范,对于聚羧酸系减水剂来说,可能需要更深层次的探索研究进行修正和补充。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