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羧酸减水剂是混凝土中常见的添加剂,可以提高混凝土本身的和易性、握裹力以及抗锈蚀能力。但是单纯使用聚羧酸减水剂不能满足一些特定需求,我们需要在配置时加入一些外加剂。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要提高聚羧酸减水剂的抗裂性能需要做哪些工作?
我们可以在聚羧酸减水剂中加入多元醇、憎防水组分、减缩组分及醇改性组分,以降低混凝土在静水压力下的透水性,改善混凝土的抗渗性,提高耐久性。在配置具有高抗裂性能的聚羧酸减水剂过程中,要执行GB8076-1997《混凝土外加剂》、G***119-2003《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以及JC 474-1999《砂浆、混凝土防水剂》等标准。
聚羧酸减水剂厂家表示,要想配置出效果良好的聚羧酸减水剂,只按照说明书配置是不行的,一定要根据具体的使用需求,***相关实验工作,找到原材料砂、石集料、水及所用外加剂等拌合物的搭配比例,千万不要纸上谈兵。
重视外加剂的相容性检测
在混凝土生产施工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外加剂与其他原材料、配合比、气候以及施工条件等因素共同作用才能配制满足性能要求的混凝土。其实,混凝土拌合物的许多问题或多或少都与外加剂和其他原材料的相容性有关。如,混凝土拌合物出现离析、泌水、气泡过多、坍落度损失过快、凝结时间异常等不正常现象,多是是因为外加剂的某些组分与胶凝材料相容性差造成的。
混凝土外加剂的掺量是以外加剂质量占混凝土中胶凝材料总质量的百分数表示,在使用过程中,外加剂的掺量不是一成不变的,当其他原材料质量发生变化,外加剂用量和混凝土配合比均应相应调整。一般来说,外加剂减水率随着外加剂掺量增加而不断增大,当掺量达到饱和点时,再增加掺量,减水率指标就不再显著增加。但外加剂其他的组成部分,如引气、缓凝组分等的过量使用会对混凝土造成一定的影响。
规范G***119-2013中附录A给出了混凝土外加剂相容性快速试验方法,在混凝土生产过程中查找外加剂与原材料不相容的原因时比较合适,但在选择外加剂或外加剂时,应以混凝土试验为准,便于观察混凝土的流动性、凝聚性、保水性、施工性和坍落度损失。无论使用哪种外加剂,相容性试验是的项目,只有让外加剂和其他材料相容性良好,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大流动性混凝土容易分层离析
大部分情况下,采用聚羧酸系减水剂配制的大流动性混凝土,即使减水剂掺量、用水量控制都是的,混凝土拌合物也不泌水,但却非常容易出现分层、离析现象,具体的表现是粗集料下沉,砂浆或净浆上浮。采用这种混凝土拌合物进行浇注,即使不振动,分层、离析也明显存在。究其原因,主要是掺加这种聚羧酸系减水剂的混凝土在流动性较大时,浆体的粘度急剧减小所致。适当复配增稠组分只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此问题,而且复配增稠组分往往导致减水效果严重降低的反作用。
与其它品种减水剂配合使用,无叠加的效果
过去制备混凝土时,可随意更换泵送剂品种,也不会出现混凝土拌合物性状与实验室结果相差很悬殊的现象,更不会出现混凝土拌合物性状的突变。但自从搅拌站开始根据用户需要制备掺聚羧酸系减水剂的混凝土后,就经常出现一些令人十分费解的问题:设备中的混凝土拌合物性能严重偏离预先的实验结果,有时加水量已经很大,混凝土仍然很干涩,有时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损失比掺加普通泵送剂的还快,有时混凝土拌合物根本无法卸料,而取样测得的混凝土试件强度则更是低得无法令人相信!
我们都知道,传统的减水剂,如木质素磺酸盐减水剂、萘系减水剂、密胺系减水剂、脂肪族系减水剂以及盐减水剂,可以任何比例复合掺加,以满足不同工程的特殊配制要求,或获得更好的经济性。这些减水剂复配使用都能得到叠加的(大多数情况下优于单掺)使用效果,且这些减水剂的溶液都可以互溶(除了木质素磺酸盐减水剂与萘系减水剂互溶产生部分沉淀但并不影响使用效果外)。但聚羧酸系减水剂与其它品种减水剂复合使用,却不易得到叠加的效果,且聚羧酸系减水剂溶液与其它品种减水剂溶液的互溶性本身就很差。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