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黏土降低颗粒间的连接,并且在混凝土中形成“空域”,致使混凝土强度降低。因此,石粉含量要严格控制。石粉是混凝土制备过程中不可避免引入的组分,直接影响预拌混凝土的施工性能。 石粉在水泥中的填充效应使颗粒间孔隙减少,孔隙水减少,自由水增多,浆体流动性增大;石粉的填充效应、晶核效应、参与水化反应等效应对混凝土强度有利,但含量过高时,也会造成混凝土强度下降。
砂石中石粉含量太大,由于细颗粒对减水剂的吸附,就需要提高外加剂的用量了。另外一个调整的办法很简单,采用过筛处理就可以了。
石子在破碎时产生石粉, 且石粉含量会对混凝土强度有影响,石粉含量对普通混凝土强度影响并不显著。
同等级混凝土在水灰比相同的条件下,石粉增加(如含24 %的石粉),导致混凝土的吸水率增大,其流动性比普通混凝土要差,但通过添加少量的减水剂便能有效改善其流动性,且比普通混凝土的保水性好、粘聚性强、泌水少,即和易性好。
随机制砂中石粉含量的增加,混凝土产生的裂缝的宽度都是呈增大状态,平均开裂面积和单位面积的总裂开面积都是随石粉含量的增大而增大。
在减水剂的基础上通过复配的方法使用外加剂,可以极大的改善混凝土的性能,并且对搅拌站的生产过程要求不高,外加剂作为材料的管理工作量很少,添加外加剂的方式以及设备要求也极为简便,不失为一种好的方式,在几十年的生产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毕竟在满足一定要求的前提下,生产工艺以简便为好。
但是,随着高速铁路建设快速发展,工程越来越多,施工环境越来越复杂,对混凝土品种越来越多,性能要求越来越高,这种固定比例预先混合的复配方式越来越不能满足混凝土工程的要求了。在混凝土中引入一定量的微小气泡,不仅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也是严寒地区抗冻混凝土必须满足(含气量大于5%)的要求。那么,就以引气剂为例,以固定比例方式与减水剂混合后使用,在当前混凝土施工前提下会越来越困难,如果使用不当,可能还会造成极大的质量问题。
减水剂,主要代表是芳香族盐系和聚羧酸系减水剂,它的优点在于具有比较高的减水率和保塑性,是提升混凝土性能的主要添加剂。芳香族盐系减水剂主要成分为、、酚类化合物、甲醛等,它的减水率在百分之二十五至百分之三十之间,具有很强的保塑性,不受混凝土凝结时间的影响,且减水剂的掺量很低,可以有效地防止混凝土碱集料反映,提升混凝土的耐久性。另外,这类的减水剂的生产条件比较好控制,成本低、易开发、保塑性强、没有产生“二废”,属于环保化工产品,具有较强的推广价值。而另一种减水剂—聚羧酸系减水剂,主要成分为酸、酸酯、顺丁烯二酸等,它是不饱和碳酸和可聚合单体共聚而成的聚合物。它的减水率高达百分之二十五至百分之三十五,具有很好的减水效果和保塑性,能有效地减少或者防止新拌混凝土的塌落度损失,但这类减水剂的研发成本较高,推广应用较少。
复合型减水剂的实质就是讲不同种类的减水剂按照剂量进行合理搭配,从而使混凝土的外加剂取长补短,协同发挥作用。它是提升混凝土功能和性能的一种重要途径,可以实现减水剂的多种功能的相容和平衡,有效克服一种减水剂的性能不足或者不经济的缺陷。如将萘系减水剂和木钙符合,减水率体可以有原来的百分之十八提升至百分是二十三,且保塑和引气作用得到了改善,提升了混凝土的和易性。
所以,当前在我国的工程建设中,单纯地使用减水剂是比较少的,大多数都是根据工程建设的需要,将不同种类的减水剂进行有效混合,形成复合型减水剂。这种复合型减水剂不仅满足了工程的多功能和多性能需求,也方便了工程的使用和管理,大大地提升了工程的质量,降低了工程的造价。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