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普通减水剂的减水率通常为5%~10%,一等品的减水率≥8%;而减水剂的减水率可达12%~25%,甚至更高,一等品的减水率≥12%。
2、减水剂可以在水灰比不变的条件下,大幅度提高混凝土的工作性如掺减水剂可配制出坍落度达25cm 的大流动度混凝土,同时不会引气过量,也不会导致混凝土过分缓凝;而在水泥用量不变的条件下,掺普通减水剂混凝土的坍落度通常在 10cm 左右。
3、在坍落度基本相同的条件下,减水剂能大幅减少混凝土的拌合用水量,显著降低水灰比,从而大幅度提高混凝土强度,因此减水剂主要用于配置强度等级高、减水要求高的流动性混凝土;而普通减水剂的减水率相对较低主要用于配制强度等级不高,减水要求低的混凝土。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研制出多种新型的减水剂,脂肪减水剂就是其中的一种,不同的生产方式获得的减水剂性能也是不同的,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下脂肪减水剂都有哪些生产方式。
1、连续式生产方式
连续式生产方式的操作较为简单且工艺参数容易控制,所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也较为稳定,能够实现较好的自动化。其生产流程主要有原材料均布器、催化剂填料塔、恒温塔、干燥塔等四个工艺阶段,但是连续式生产工艺对生产设备的性能要求较高,且相关的管线、泵以及其他辅助性设备数量较多,需要有较大的***形成一定规模后才能实现。因此我国的脂肪族减水剂生产企业目前一般不采取这种生产工艺。
2、间接式生产方式
间歇式生产方式不需要太大规模的设备,也不需要投入过多的资金就可以实现脂肪族减水剂产品的生产,其生产流程是先将甲醛通入罐再通过干燥塔就可以获得脂肪族减水剂,生产工艺很简单,但是对生产工艺参数却很难进行控制,生产能力较低,产品性能不稳定,质量较差。因此也不是一种经济实用的优良生产工艺,只是因为成本低、容易实现生产而很受中小型企业的青睐。
以上就是常见的脂肪族减水剂的生产方式,它的合成机理比较复杂,不同的生产方式的减水剂效果对比还是比较明显的,为此研究一种较好的生产方式就显得很关键。
在减水剂的基础上通过复配的方法使用外加剂,可以极大的改善混凝土的性能,并且对搅拌站的生产过程要求不高,外加剂作为材料的管理工作量很少,添加外加剂的方式以及设备要求也极为简便,不失为一种好的方式,在几十年的生产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毕竟在满足一定要求的前提下,生产工艺以简便为好。
但是,随着高速铁路建设快速发展,工程越来越多,施工环境越来越复杂,对混凝土品种越来越多,性能要求越来越高,这种固定比例预先混合的复配方式越来越不能满足混凝土工程的要求了。在混凝土中引入一定量的微小气泡,不仅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也是严寒地区抗冻混凝土必须满足(含气量大于5%)的要求。那么,就以引气剂为例,以固定比例方式与减水剂混合后使用,在当前混凝土施工前提下会越来越困难,如果使用不当,可能还会造成极大的质量问题。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