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机械加工基本知识
1 车:工件旋转,车刀在平面内作直线或曲线移动的切削加工叫车削。
2 铣:工件固定不动,铣刀旋转且做进给运动进行的加工的工艺,叫铣削。
包括端铣削、阔面铣削和端面铣削的场合,可用各种各样的铣削过程。由于刀具有多个齿和每个齿都产生铣屑,高速铣削掉金属时可能的。在大多数应用中,工件被送入旋转着的铣刀中。
3 镗:工件固定在夹具上不动,或者做直线运动,镗刀做旋转运动来进行加工的工艺叫镗削。
机械加工工艺
1、工艺方案:根据产品设计要求,生产类型和企业的生产能力,提出工艺技术准备工作具体任务和措施的指导性文件。
2、工艺路线:产品和零部件在生产过程中,由毛坯准备到成品包装入库,经过企业各有关部门或工序的先后顺序。
3、工艺规程:规定产品或零部件制造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的工艺文件。
工艺规程主要作用:是***生产的主要技术文件,有了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就可以制订生产产品的进度计划和相应的调度计划,使生产均衡、顺利进行。
机械加工设计内容
1、粗基准的选择原则:
a)选择的粗基准应便于***、装夹和加工;
b)应选择不加工面为粗基准
c)为保证重要表面的加工余量小且均匀,应选择该表面为粗基准
d)粗基准应平整无飞边毛刺,以便***可靠。
e)粗基准一般只用一次。
2、精基准的选择原则:
a)所选择的基准应便于***、装夹和加工,要有足够的***精度;
b)遵循基准统一原则:当工件以某一组精基准***,可比较方便加工其它多个表面时,应尽量使用同一组基准***,避免基准转换带来的误差。
c)遵循基准重合原则:表面精加工需保证位置精度时,应选用设计基准为***基准。当遵循基准统一原则时不能保证位置精度时,必须采用基准重合原则。
机械加工-金属切削
车削运动:在切削过程中,为了切除多余的金属,必需使工件和刀具作相对的切削运动,在车床上用车刀切除工件上多余金属的运动称为车削运动,可分为主运动和进给运动。
主运动:直接切除工件上的切削层,使之转变为切屑,从而形成工件新表面的运动,称主运动。切削时,工件的旋转运动是主运动。通常,主运动的速度较高,消耗的切削功率较大。
进给运动:使新的切削层不断投入切削的运动,进给运动是沿着所要形成的工件表面的运动,可以是连续运动,也可以是间歇运动。如卧式车床上车刀的运动时连续运动,牛头刨床上工件的进给运动为间歇运动。
工件上形成的表面:在切削过程中,在工件上形成已加工表面、加工表面和待加工表面。已加工表面指已经车去多余金属而形成的新表面。待加工表面指即将被切去金属层的表面。加工表面指车刀切削刃正在车削的表面。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