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品组装来源
18世纪末期,产品批量增大,加工质量提高,于是出现了互换性装配。例如1789年,美国E.惠特尼制造1万支具有可以互换零件的,依靠专门工夹具使不熟练的孩童也能从事装配工作,工时大为缩短。19世纪初至中叶,互换性装配逐步推广到时钟、纺织机械和缝纫机等产品。在互换性装配发展的同时,还发展了装配流水作业,至20世纪初出现了较完善的汽车装配线。以后,进一步发展了自动化装配(见机械装配自动化)。
产品组装时零件公差的确定
1) 确定封闭环: 封闭环是产品装配后的精度,其要满足产品的技术要求。封闭环的公差T0由产品的精度确定。
2) 查明全部组成环,画装配尺寸链图: 根据装配尺寸链的建立方法,由封闭环的一端开始查找全部组成环,然后画出装配尺寸链图。
3) 校核各环的基本尺寸: 各环的基本尺寸必须满足下式要求: Ao=ΣAi-ΣAi 即封闭环的基本尺寸等于所有增环的基本尺寸之和减去所有减环的基本尺寸之和。
机械修配装配法的优点
组成环均可以加工经济精度制造,但却可获得很高的装配精度。不足之处是:增加了修配工作量,生产效率低;对装配工人的技术水平要求高。为减少修配工作量,应选择那些便于进行修配的组成环做修配环。在采用修配法装配时,要求修配环必须留有足够但又不是太大的修配量。修配装配法适用于单件小批生产中装配那些组成环数较多而装配精度又要求较高的机器结构。
产品组装分组选配的要求
1)采用分组法装配能使两相配件的尺寸分布曲线具有完全相同的对称分布曲线,如果尺寸分布曲线不相同或不对称,则将造成各组相配零件数不等而不能完全配套,造成浪费。
2)采用分组法装配时,零件的分组数不宜太多,否则会因零件测量、分类、保管、运输工作量的增大而使生产***工作变得相当复杂。
零件的制造精度不高,但却可获得很高的装配精度;组内零件可以互换,装配速率高。不足之处是:增加了零件测量、分组、存贮、运输的工作量。分组装配法适用于在大批大量生产中装配那些组成环数少而装配精度又要求特别高的机器结构。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