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仿古斗拱我们是***的
北齐时期斗栱形制主要见于当时的石雕仿木雕刻和墓葬壁画,比如山西太原天龙山石窟、中国***博物馆馆藏的一件北朝石棺(线刻)、山西省忻州市九原岗北朝墓葬壁画。云冈石窟与天龙山石窟的仿木结构雕刻中,补间铺作的位置都使用了人字形栱。不同的是云冈石窟中的人字栱的斜边为直线,天龙山石窟中的人字栱斜边则为弧线型。 九原岗壁画以及国博所藏的北朝石棺中的人字栱也皆为弧线造型。由于在整个建筑物中所处的部位不同,所起的作用不同,本身的构造与形状不同,斗棋的种类繁多。这反映出北朝早期与晚期的风格差异。这种风格在唐代懿德太子墓(懿德太子李重润,682年-701年)的壁画中仍有体现。
斗栱中承重的方形木块,承托横竖两个方向的重量,上开十字卯口。坐斗,又名大斗:《营造法式》称为栌斗。坐斗在全攒斗栱底层,承托全攒重量的斗状方木块,开十字卯口十八斗:《营造法式》称为交互斗,在翘昂两端,承托上层栱昂交叉点、栱翘交叉点,十字卯口。升也称升子,栱与翘或昂交点之间,栱的两端与上层栱之间的斗状方木块。升只承托一个方向的重量,只开一字口。槽升子:在正心栱两端,承托上层栱或枋。《营造法式》称为齐心斗。它是由若干斗形的木块和弓形的短枋木相互交接组合而成的构件,用在柱头顶或额枋之上,起着承托梁架和出挑屋檐的作用。三才升:在各种外拽栱、里拽栱的两端,承托上层栱或枋。《营造法式》称为散斗。斗口是平身科坐斗的卯口,是清式建筑中的基本度量单位。例如正心瓜拱的长度为6.2斗口,高为2斗口,宽为1.25斗口,坐斗长宽各为3斗口,高2斗口。两组斗拱的间距为10-12斗口。
荣艺***生产仿古斗拱
斗拱的作用:改进梁架节点间的搭接状况,分散和消弱剪力,增加建筑结构弹性。斗拱是在建筑物的上下架构架之间的由纵横构件、方形升斗组成的富有弹性的结构层,就像一层巨大的弹簧层,组成可以吸收纵横震波的空间网架结构,对于增强建筑的抗震性能十分有利。明清以后,斗拱的结构作用蜕化,成了在柱网和屋顶构架间主要起装饰作用的构件。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