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降平台在什么时候会不升降?
升降平台在什么时候会不升降?
关于升降平台不升降的问题,鑫胜叉车为大家总结了几个小点。
升降平台不起升:
1、油位过低,油泵吸空:将液压油加满。
2、下降阀敞开:在下降按钮松开情况下,检查一下下降阀是否有电,若无电,则检查线路,若无电,那么就得更换下降阀。
3、电机不转:检查电机和电路。
4、电机不转,有嗡嗡声:检查断路器及电机接线。
5、电机倒转:任意变更三相线中的两相。
6、电压过低:检查电机负载工作时的启动器电们。
7、吸油过滤堵塞:清理过滤器。
8.指示灯亮,按上升按钮,电机转动而升降台不上升:检查三相电源接触,电源接反后电机倒转,只需纠正电源即可。
9、吸油段漏气:清理过滤器。
升降平台不下降:
一般导致升降平台不下降的原因有两种下降阀失灵和下降速度控制阀失调。
在按下下降按钮的情况下,看看下降阀是否有电,若无电,那么下降阀本身就没有故障,那或许就是线路的问题,我们就要检查检查线路,若有电,那么就是下降阀本身故障,我们就应该清理下降阀或者更换下降阀。我们也可以调整下降速度控制阀,如调节无效,那么我们就需要换新阀。
叉车电池未充满使用会产生哪些影响?
叉车电池未充满使用会产生哪些影响?
电瓶叉车蓄电池是电瓶叉车的核心动力,由于在使用过程中,充电、放电状态是决定它循环寿命的主要步骤,很多用户往往忽略了充电这一块,用完叉车后,把蓄电池组接上叉车充电机就不管了,以至很多时候还没充满电情况下,使用了车辆,长此以往会加速叉车蓄电池的硫化速度,影响了他的寿命。
断续充电可以说降低了它的循环次数,不少工厂叉车司机中午休息的时候,电瓶叉车还剩余一半电量,接上充电,充电1小时又继续用车,叉车电池的晶体越来越大,储能电流将会下降。目前蓄电池使用者和管理者对蓄电池维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足、维护不及时。对蓄电池维护仅局限于蓄电池补水等简单维护工作,对于蓄电池***性的维护方法缺乏认识。缺乏蓄电池***维护人员和***的维护设备,造成蓄电池硫化加重,严重影响蓄电池的使用时间。长期存放超过3个月就形成明显的硫化,存储超过6个月,蓄电池的容量将下降到70%,如果储存期到1年,蓄电池基本就报废了。
过量使用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因长期使用未能及时充电,一般在12小时内就会出现明显的硫化。充电不足在实际的作业环境中,往往蓄电池在没有充满电的情况下就去使用,使蓄电池长期处于未饱和状态,加速硫化,影响蓄电池时间。中途充电在实际的作业环境中,蓄电池经常在电量未用尽的情况下就充电,未充满后又继续使用,长期以往蓄电池将产生“记忆效应”,无法完成饱和充电,影响蓄电池的使用时间。
固定式电动升降平台的维护步骤有哪些?
固定式升降平台的维护步骤是什么?下面小编为您详细介绍下:
1、各机构的制动器应经常进行检查和调整制动瓦和制动轮的间隙,保证灵活可靠。在摩擦面上,不应有污物存在,遇有污物必须用或稀料洗掉。
2、减速箱、变速箱、外啮合齿轮等各部分的润滑以及液压油均按润滑表中的要求进行。
3、要注意检查各部钢丝绳有无断丝和松股现象。如超过有关规定必须立即换新。钢丝绳的维护***应严格按GB5144-85规定。
4、经常检查各部的连接情况,如有松动应予拧紧。机体连接螺栓应在机体受压时检查松紧度(可采用旋转臂的方法去造成受压状态),所有连接稍轴都必须有开口销,并需张开充分。
5、经常检查各机构运转是否正常,有无噪音,如发现故障,必须及时排除。
6、安装、拆卸和调整回转机构时,要注意保证回转机构减速器的中心线与齿轮中心线平行,其啮合面不小于70%,啮合间隙要适合。
7、经常检查所有的电线、电缆有无损伤。要及时的包扎和更换以损伤的部分。
8、遇到电动机有过热现象要及时停车,排除故障后再继续运行,电机轴承润滑要良好。
9、各部分电刷,其接触面要保持清洁,调整电刷压力,使其接触面积不小于50%。
10、各控制箱、配电箱等经常保持清洁,及时清扫电器设备上的灰尘。
11、各安全装置的行程开关的触点开闭必须可靠,触点弧坑应及时磨光
固定式液压升降平台
固定式液压升降平台是一种升降稳定性好,适用范围广的货物举升设备主要用于生产流水线高度差之间货物运送;物料上线、下线;工件装配时调节工件高度;高处给料机送料;大型设备装配时部件举升;大型机床上料、下料;仓储装卸场所与叉车等搬运车辆配套进行货物快速装卸等。
固定式液压升降平台根据使用要求,可配置其它附加装置,并可任意多项或组合,能达到更好的使用效果。
固定式液压升降台根据使用要求,可配置附属装置,进行任意组合,如升降台的安全防护装置;电器控制方式;工作平台形式;动力形式;行走驱动机构等。各种配置的正确选择,可蕞大限度地发挥升降平台的功能,取得蕞佳的使用效果。
随着建筑工程逐步向高大,短工期方向发展,塔式起重机在建筑施工中的***日益频繁,装拆成了一个十分重要的工作环节。笔者根据十年的工作经历就升降平台***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与同仁商榷,以求共提高。
版权所有©2024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