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缆结构上的所谓“屏蔽”,实质上是一种改善电场分布的措施。电缆导体由多股导线绞合而成,它与绝缘层之间易形成气隙,导体表面不光滑,会造成电场集中。
在导体表面加一层半导电材料的屏蔽层,它与被屏蔽的导体等电位,并与绝缘层良好接触,从而避免在导体与绝缘层之间发生局部放电。这一层屏蔽,又称为内屏蔽层。在绝缘表面和护套接触处,也可能存在间隙,电缆弯曲时,油纸电缆绝缘表面易造成裂纹,这些都是引起局部放电的因素。在绝缘层表面加一层半导电材料的屏蔽层,它与被屏蔽的绝缘层有良好接触,与金属护套等电位,从而避免在绝缘层与护套之间发生局部放电。
连接性能
铝合金电力电缆导体中的合金成份大大改进了传统铝电缆的连接性能,这是它被批准为合金导体材料(ACW)的根本原因。尤其是当导体遇火时,添加的铁产生高强度抗蠕动性能,即使在长时间过载和过热,也能保证连接稳定性。当采用CSA认可的90℃级机械连接器(标志为AL9CU或AL90CU)时,在佐治亚电力公司(Georgia Power)提供的试验设施进行的连接器试验结果表明:其性能与用同样方式连接的铜导体的性能相同。事实上,试验只是进一步证实了按照规范要求安装的生产的铝合金电力电缆在问世以来从未发生过任何故障。
环境温度:
(1)阻燃聚绝缘及护套:固定敷设-40度,非固定敷设-15度。
(2)氟塑料绝缘和护套:固定敷设-60度,非固定敷设-20度。
交流额定电压:U。
推荐的建议弯曲半径:非铠装,编织屏蔽电缆不应小于电缆外径的6倍,氟塑料绝缘和护套材料电缆不应小于8电缆外径的两倍,钢带铠装电缆应不小于电缆外径的12倍。
耐火特性:耐火电缆是在燃烧火焰的情况下可以在一定时间内保持安全运行的电缆。它们分为A1级和B级,A1级火焰温度为950度至1000度,连续燃烧时间为90分钟,B级。火焰温度为750度至800度,连续燃烧时间为90分钟。
电缆用金属铜从原理上讲主要有物理方法阻隔铜与潮湿空气接触、阴极保护氧化还原法阻止铜导体氧化、化学方法在铜导体表面生成钝化膜阻止氧化,抑或在导体表面喷涂特殊液体予以保护。以通用橡套电缆的生产为例,每道工序防氧化控制的主要方法。
1、铜杆进厂前运输、检测及储存
我国大多数电缆企业用铜为外购,应选择质优金属铜杆,规范供应商运输、交货流程与制度,铜杆进厂检验依照GB/T 3048.2或电缆企业企标执行。铜杆的储存可用塑料布或塑料薄膜覆盖铜杆,即的物理阻隔法阻止铜杆与潮湿空气的接触。车间领用铜杆时一定要逐个铜杆卷进行肉眼检查是否有发黑现象,从生产源头加以控制。
2、铜杆拉丝工序的控制
0.4mm单丝的拉制一般采用连续退火的铜大拉机和中拉机,需经过放线、拉丝与退火、冷却、烘干、收线等工序。首先,应选取合适的模具,切不可过小,否则会强制使金属铜的晶格变异,加剧金属温度的急剧上升。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