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管冲孔模具
圆管冲孔是冲孔模具中经常遇到的工艺,我们要针客户的不同要求来选取不同的模具结构。简单的介绍几种常用的模具结构。这种结构是带芯棒的单面冲孔结构,比较常用,精度高,毛刺易控制,***是支承块一定要配到位,但配得太紧就不好取料,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将芯棒做长一点,比产品长一点,将支承块做成活动的,直接垫在芯棒下面,以加强支承效果,提高芯棒寿命。
此种结构也可以改成上下对冲,在下模再装一个冲头,同时将芯棒做成双面刀口,另将芯棒固定板做成浮动的就可以了。
结构的另一种变化,当产品要求很高时,比如有的汽车零件上的圆管要求变形不超过0.05时,可以考虑追加滑块夹紧装置。
当对圆管上孔的毛刺要求无特别要求时,也可以采用单面冲孔,从上面一次性冲穿圆管,一次性冲出2个孔。这种结构对模具间隙设计要求比较高,大家可以在实践中多多总结。
当无法判定客户的要求时,我们可以让客户提供样品。圆管冲孔结构虽然简单,但我们也要根据产品的实际要求,来选取合理的模具结构,以达到效益的目的。
模具凸、凹模刃口尺寸计算原则
1.模具冲裁件断面都带有锥度。光亮带是测量和使用部位,落料件的光亮带处于大端尺寸,冲孔件的光亮带处于小端尺寸;且落料件的大端(光面)尺寸等于凹模尺寸,冲孔件的小端(光面)尺寸等于凸模尺寸。2.在测量与使用中,落料件是以大端尺寸为基准,冲孔孔径是 以小端尺寸 为基准。3.凸模轮廓越磨越小,凹模轮廓越磨越大,结果使间隙越用越大。
计算原则:1.设计落料模先确定凹模刃口尺寸:以凹模为基准,间隙取在凸模上,即冲裁间隙通过减小凸模刃口尺寸来取得。设计冲孔模先确定凸模刃口尺寸:以凸模为基准,间隙取在凹模上,冲裁间隙通过增大凹模刃口尺寸来取得。2.根据冲模在使用过程中的磨损规律,设计落料模时,凹模基本尺寸应取接近或等于工件的极限尺寸;设计冲孔模时,凸模基本尺寸则取接近或等于工件孔的极限尺寸。模具磨损预留量与工件制造精度有关。3.冲裁(设计)间隙一般选用合理间隙值(Zmin)。4.选择模具刃口制造公差时,要考虑工件精度与模具精度的关系,即要保证工件的精度要求,又要保证有合理的间隙值。一般冲模精度较工件精度高2~4级。对于形状简单的圆形、方形刃口,其制造偏差值可按IT6~IT7级来选取;对于形状复杂的刃口制造偏差可按工件相应部位公差值的1/4来选取;对于刃口尺寸磨损后无变化的制造偏差值可取工件相应部位公差值的1/8并冠以(±)。5.工件尺寸公差与冲模刃口尺寸的制造偏差原则上都应按“入体”原则标注为单向公差。但对于磨损后无变化的尺寸,一般标注双向偏差。落料件上偏差为零,下偏差为负;冲孔件上偏差为正,下偏差为零。加工方法:1. 分开加工具有互换性、制造周期短,但Zmin不易保证,需提高加工精度,增加制造难度。适用于:圆形或简单刃口。2. 配合加工,Zmin易保证,无互换性、制造周期长。适用于:异形或复杂刃口。
关于折弯机模具的制造
关于折弯机模具的制造设计相关的基础知识,从选料开始到后的加工成件等一系列过程。一:选料:折弯机模具的使用的材料可以分为6CrW2Si、Cr12MoV 42CrMo ( SKD11)、9CrSi、T8、T10、W18Cr4V、W6Mo4V2、W18Cr4V、 H13K、HMB、LD等钢料制造的,大都耐磨度高、密度高。淬火的硬化指标为HRC:52°-56°之间,±公差是002。生产厂家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型材,大多数情况下使用T10都可以满足制件的要求,也是我们大多数用户选择的材料,其硬度高不容易变形,价格上也具有很大优势。二:使用锯床切割:用锯床把模具材料切割成需要的长度。例如材料本来长是1000,我们需要使用的是预定是880,就要用锯床先来进行切割。三:铣床加工或者龙门刨。第四步:磨床上精度加工。第五步:真空热处理,也就是淬火。第六步:折弯机模具测试。
只有经过以上重重的加工步骤以后,我们才可以制作出精致的制件,后经过检验合格以后出厂。
哪些因素会影响折弯机模具的耐磨性?
影响折弯机模具的耐磨性的主要因素其实模具的配件硬度,一般来说配件的硬度越高,耐磨性就越好。其次折弯机模具的耐磨性还与材料中的碳化物有关,碳化物的种类、大小及分布都影响着折弯机模具的耐磨性。
折弯机模具在日常的工作中一般是要接受很大的冲击压力的,工作的条件也大多都十分的恶劣,所以模具才会发生容易脆裂及断裂的状态,所以为了防止折弯机模具出现这种状况,模具本身的材料需要具有良好的强度和韧性。
模具的耐磨性之所以是质量好坏的体现,主要是因为模具内部经常会发生磨损的状态,坯料在模具型腔中***时会产生剧烈的摩擦,模具便会因此而产生损伤致使完全不能适用,所以折弯机模具的耐磨性能是十分重要的。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