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的成型
1.成型模具的成型方向尽量选择向上成型,以避免成型后的形状与工作台上铁珠碰撞造成产品变形。2.使用成型模具时数控冲床严禁无板材冲压,不能空打模具,同时要经常检查锁紧螺钉的松紧情况,否则容易导致数控冲床和成型模具的损坏。3.每台数控冲床的闭合高度、冲压行程不同,因此每套成型模具在初次使用时必须将上模调至较短,同时也不要直接在另一台冲床上使用,需要高度微调后再使用,避免对机床和模具造成损害。4.向上成型模具的下模通常比标准下模高,因此其旁边的冲孔模具工位尽量不要使用,避免对板材产生压痕,成型模具在不使用时请从机床上取出打油存放模具柜内,防止锈蚀和粉尘导致模具损坏。5.模具的充分成型需要进行微距离调整,操作人员在此过程中必须耐心仔细。微调方式有:a.数控冲床冲锤行程不可调整的,也只能调整模具打击头组件高度;b.数控冲床冲锤行程可调整的,只需编程时将机床参数修改即可达到要求;c.大距离调整时请调节模具打击头组件高度。6.对高成型或非常规成型的模具请做好板材的双面润滑,以加强板材在成型时其***的流动性,减少板材破损的机会。7.成型加工时编程务必使用成型模加工程序,编程时预留足够的卸料时间,并将冲床速度放至慢,低速冲击,让成型后的材料有足够的时间与模具分离,避免板材变形和成型位置出现偏差。8.板材成型的位置尽量远离夹钳和冲孔部位,板材的成型尽可能在冲压工序后完成。9.在高成型模具周围使用其他成型模具,或者标准冲孔模继续加工会导致板材变形。10.高成型的模具存在对板材有划伤和碰撞导致变形的现象,在高成型模具下模两边放置滚珠下模辅助过渡可以避免此问题的发生。
折弯机模具能进行修磨吗?
如何有效减少模具使用中的磨损:折弯模具使用过程中的磨损几乎是无法避免的,因为模具长期受到折弯压力的作用必然会磨损。套用一句话“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但是错误是可以避免的。”可能用在这不太准确,但是做到对折弯机模具的正确使用和养护能有效减少模具在使用中的磨损。比如正确安装模具、规范使用模具、在多工件加工时尽量分散折弯压力等都是减少磨损的有效措施。
在什么时候模具需要修磨:首先先看被折弯的工件是否正常?往往磨损严重的模具会使工件表面变得粗糙,有明显的痕迹。对比工件被折弯后的角度,角度是否有较大偏差。再去直接观察上下模,表面是否出现了划痕,刮擦。出现这几种情况的话,就要去修磨折弯机模具了。注意:折弯机模具的修磨时间间隔不宜太久,否则会缩减模具的寿命。这也是我在上一篇文章折弯机模具的养护中所提到的问题“样的使用周期和频率大致相同的两个公司其中一家的折弯机模具却多修磨了好几次。”控制好周期对于工件的质量,机床的负载和生产成本上都是相关的。
所以折弯机模具的修磨并不是像我当初所想的把刀磨锋利,而更加体现出的是“修”这个字。所以广大同行在使用折弯机进行生产的时候,一定要关注折弯机器和折弯模具的状态。就像很多厂里的标语“细节决定成败”,而这些细节也是不能忽视的。
折弯模具使用须知总结介绍(二)
1.冲头易断
a.闭合高度过低,冲头切入刀口部位过长 调整闭合高度b.材料***不当,造成冲孔冲头切单边, 调整***或送料装置因受力不均断裂c.下模废料堵死刀口,造成冲头断 重新钻大落料孔,使落料顺畅d.冲头的固定部位(夹板)与导向部位 修配或重新线割入块使冲头上下顺畅 打板)偏移e.打板导向不良,造成冲头单边受力 重新修配打板间隙f.冲头刀口太短,与打板干涉 重换冲头,增刀口部分长度g.冲头固定不好,上下窜动 重新固定冲头使之不能上下窜动h.冲头刃口不锋利 重新研磨刃口I.冲头表面拉伤,脱料时受力不均 重新换冲头j.冲头过细,过长,强度不够 重新换冲头类型k.冲头硬度过高,冲头材质不对 更换冲头材质,调整热处理硬度
2.铁屑
a.压筋错位 重新计算压筋位置或折弯位置b.折弯间隙过小,挤出铁屑 重新调整间隙,或研磨成型块,或研磨成型冲头c.折弯凸模太锋利 修R角d.接刀口材料太少 重新接刀口e.压筋太窄 重新研磨压筋7.抽芽不良a.抽芽底孔中心与抽芽冲子中心不重合造 确定正确中心位置,或移动抽芽冲子位置,或移 成抽芽-边高-边低甚至破损 动预冲孔位置,或调整***b.凹模间隙不均匀,造成抽芽-边高-边 修配抽芽间隙低甚至破损c.抽芽底孔不符合要求,造成抽芽高度及 重新计算底孔孔径,预冲孔增大或减少直径偏差,甚至破损
3.成型不良
a.成型模凸模太锋利,造成材料拉裂 成型凸模修R角,刀口处适当修R角b.成型冲头长度不够,造成未能成型 计算冲头正确长度调整冲头实际长度以达成型要求c.成型冲头过长,成型处材料压变形,甚 确定冲头正确长度,调整冲头实际长度以达到要求 至冲头断裂d.成型处材料不够造成拉裂 计算展开材料,或修R角,或降低成型高度e.***不良,造成成型不良 调整***或送料装置f.成型间隙太小造成拉裂或变形 调配间隙、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