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设计方案比选
2.1 初步方案的提出在初步设计方案中,CC井基坑采取了围护锚桩+局部混凝土角撑的形式,主要设计原则为[1-4]:
1)考虑到基坑北侧与相邻标段排水箱涵基坑相衔接,且岩层埋深较浅,为此,该侧基坑采用岩层爆i破放坡的开挖方式,边坡按1∶0.25一坡到底,便于爆i破出渣施工的工作面展开(图1)。
基坑周边环境:基坑开挖影响范围内的建(构)筑物、道路、地下设施、地下管线、岩土体、地下水体等的简称。
基坑设计基坑支护设计
基坑开挖及施工要求的评审要点
a)是否结合围护设计情况、施工场地条件、道路交通情况、销售要求、施工进度计划要求等提出基坑开挖和施工要求;b)是否结合场地地质情况(特别是含水量较高的软粘土层)、结构后浇带分布情况、工程桩保护要求(特别是预应力管桩)等提出基坑开挖和施工要求;c)土方开挖分层、分段的参数是否合理;是否提出了汽车坡道、坑中坑的挖土要求;d)是否结合周围环境、工程地质、建筑结构的难点***采取了针对性开挖措施;e)是否明确对基坑周边限载的要求;f)其他针对性问题。
基坑支护是一个结构体系,应满足稳定和变形的要求,即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两种极限状态的要求。
(3) 结构转变为机动体系;
(4) 结构或结构构件丧失稳定;
(5) 地基丧失承载能力而***(如失稳等)。
2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这种极限状态对应于结构或结构构件达到正常使用或耐久性能的某项规定限值:
(1) 整个结构或结构的一部分作为刚体失去平衡(如阳台;
(2) 结构构件或连接因超过材料强度而***(包括疲劳***)
细分下来还是比较多的,主要就是根据工程概况,周边环境,地质条件,基坑开挖深度等条件进行以下论证:基坑开挖深度确定是否合理,结构安全等级的确定是否合理,支护选型是否合理可行,降排水措施是否合理有效。
深基坑支护4大设计要求
1.深基坑的设计应该满足建筑的稳定以及变形的建筑要求,即正常使用的极限状态和承载能力极限的状态两种。
2.深基坑的设计应该保证极限状态满足足够的安全系数,切实确保整个建筑工程的安全性。
3.深基坑的设计应该根据周围的实际情况,计算出支护结构的稳定性以及控制的变形范围。
4.深基坑的设计应该依据周围的环境做出适当的水平位移,确保建筑的观测性好,同时也确保周围环境的安全。
3.在分析支护结构受力和变形时,应充分考虑施工的每一阶段支护结构体系和外面荷载的变化,同时要考虑施工工艺的变化,挖土次序和位置的变化,支撑和留土时间的变化等;
4.基坑设计人员应充分认识到在基坑施工过程中还会遇到很多设计阶段难以预测到的问题,因此,设计人员应密切和施工人员联系,全方面把握施工进展状况,及时处理施工中遇到的意外情况;
岩土工程概念设计:从事物的总体上和本质上把握设计,对设计的终效果有一个直观的了解。在充分了解功能要求和撑握必要的基础上,通过设计条件的概化,首先根据方案的适宜性和有效性、施工的可操作性和质量的可控性、环境条件和可能产生的影响、经济性等方面,先定性分析,从概念上选定一个或几个方案,然后进行必要的验算定量分析,再经过施工检验和监测,逐步完善设计。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