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基坑支护施工10大基本要求
1.深基坑围护必须根据设计要求,深度及现场环境工程进度来确定施工方案,纺制后经单位总工程师审批,并报总监理工程师审批,符合规范及******要求才能施工。
2.深基坑施工必须解决地下水位,一般采用轻型井点抽水,使地下水位降到基坑底1.0m以下,须有专人负责24h值班抽水,并应做好抽水记录,当采取明沟排水时,施工期间不得间断排水,当构筑物未具备抗浮条件时,严禁停止排水。
当排桩顶设置***的压顶圈梁时,圈梁的设置应避开基础底板,避免影响基础底板施工。
坑中坑内支撑一般采用钢管支撑或型钢支撑。
深坑主体结构浇筑时,型钢支撑可浇筑在基础底板内,减少了型钢支撑的拆除时间,也省却了因拆撑需要而设置的换撑工况,实现深坑的整体浇筑。
基坑近南侧开挖范围全部在土层内,土方分层开挖、分层支护。围护结构采用φ1 200 mm@1 500 mm灌注桩+5道高压旋喷土锚,土锚竖向间距3.1 m,水平间距1.5 m,桩底进入微风化岩至少0.6 m(中i风化岩至少1.6 m),围护桩后采用2排高压旋喷桩止水至岩面(图3)。
4)基坑南侧为排水隧洞盾构出洞位置。结合施工范围红线及盾构施工的埋深要求,表层采用一级放坡卸土至+2.5 m。深层围护采用φ1 200 mm@1 500 mm灌注桩+4道支撑。
深基坑的支护结构通常是临时性的结构,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建设部门的经济投入,造成资源的浪费,同时,这种临时性的支护结构并不能确保工程的安全可靠性,一旦操作不当就会造成建筑工程质量、安全事故的发生,带来极大的损失。
周边环境评审要点
a)周边建筑物、构筑物的距离、基础形式、结构形式、建造年代、现有状况的描述及对基坑影响程度的分析;b)周边道路的距离;管线的管型、管径、距离、深埋等;河流分布、边坡状态或完整性及可能对基坑的影响、自然地坪村高的描述等及对基坑影响程度的分析;c)基坑开挖对***建筑物、构筑物、管线影响的分析。
a)应结合***单位提供的地质报告,复核提供的土层物理力学参数(容重、抗剪强度指标、渗透系数、压缩模量、含水量、孔隙比等)是否齐全,复核相关物理力学参数取值是否正确、合理;b)应特别注意是否存在不良地质条件,如承压水、流砂、沼气、暗塘、淤泥质土或软弱夹层、断层、岩溶(洞)、河流等,基坑设计是否已考虑不良地质情况对基坑安全带来的影响;c)提供的勘探点线平面布置图、工程地质剖面图是否齐全。
随基坑开挖,通过对支护结构桩、墙及其支撑系统的内力、变形的测试,掌握其工作性能和状态。通过对影响区域内的建筑物、地下管线的变形监测,了解基坑降水和开挖过程中对其影响的程度,做出在施工过程中基坑安全性的评价。
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方法:
(1)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2)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基坑支护结构均应进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计算;
对于安全等级为一级、支护结构变形有限制的二级建筑基坑侧壁,尚应对基坑周边环境及支护结构变形进行验算。
版权所有©2024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