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我国钢结构产业现状
2015年11月28日,中国钢结构协会第七次会员在山东济南市召开,岳清瑞会长在会上作《坚定信心,积极应对挑战,促进“新常态下”钢结构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的工作报告。指出,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钢结构行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基础设施、大型公共建筑、工业厂房及设施、大跨度桥梁、高耸塔桅、海洋工程及能源工程建设等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我国钢结构制造、安装技术总体已达到国际水平,产业规模与钢铁行业同列,2011年以来,我国钢结构年产量从约3000万吨增长到5000万吨。
今年3月26日,台记者问了中建一局董事长2个当下热的问题:今年两会,“工匠精神”成为热词,作为工程建设领域一家获奖企业,中建一局如何理解“工匠精神”?中建一局董事长罗世威说,工程有两个特点是的,是经久耐用,这个是工程的自然属性,第二是要体现出“匠气”,就是体现在外观的经久耐看,越看越有味道。我们已经做好了建1000米高楼的技术准备,并且通过了***有关部门的鉴定。他斩钉截铁地说,不能承担社会责任的人不配做这个行业。
坚持标准化、模数化,形成产业化发展条件。随着城镇化的推进以及国民消费能力的上升,对于消费品需求正在不断提升。我们的建筑钢结构产品之所以规模和领域还存在局限,关键是我们的产品质量、精度、成本、装配化水平都还有提高的空间,与发达***相比,我们钢结构工程的材料消耗、节能水平、钢结构住宅产业发展道路是行业升级的根本,部品构件的本地化、规格尺寸的标准化、集成部品的模数化、通用化,是钢结构建筑集成途径,到那一天钢结构房屋的建造成本才能真正与市场需求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