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浇带施工时易引起细部渗漏的原因后浇带是为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克服由于温度、收缩等而可能产生***裂缝而设置的临时施工缝,在两侧主体结构浇注并达到一定沉降稳定后再进行二次浇注。在墙板中留置阶梯、凹凸和预埋金属板过程中出现的操作不当也会引起细部渗漏,例如:施工缝的台阶处混凝土不密实,或是表面凿毛处理不,会形成隔离层。主要原因是:淤 墙体在支模板的过程中,特别是在木模板的安装过程中,可能会由于工人操作不小心将杂物或污染物掉落在墙板施工缝的凹槽内。
人工夯实的每层厚度需要大于250 mm,机械夯实的每层厚度需要大于300 mm,在夯实时候要避免对防水层产生损坏。在对其进行回填时,厚度需要保持在500mm以下,回填施工采取机械回填的方式。虽然相关施工规范有着严格的施工工艺要求,但是在具体施工工程中,仍然会存在一些不当施工或不合理施工顺序导致墙板施工缝出现渗漏现象。一般在添加水泥的时候,水泥需要添加300 kg/m3。为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要适当的减少水灰比,添加减水剂,将掺量控制在0.9%左右。
对混凝土的施工工艺进行控制时,需将拌合物填充在整个模型之中,保证拌合物的整体性以及平均性。不出现离析现象。混凝土内部钢筋,可不触碰模板,要保证模架稳定。在施工之前,要利用同等级、同强度的水泥砂浆进行润管,在泵送入模的时候,应左右对称,实现连续浇筑。 在涂料施工之前,采用1:2.5的水泥浆进行倒角处理。基层验收合格后,需要在阴阳角或者施工缝中涂抹加强层,其厚度在1 mn'l左右,在完成防水加强层的涂抹之后,涂抹增强层,然后再涂抹防水层。在大面积的涂抹防水施工中,防水层需要采用多道涂刷,施工时要保证涂刷方向的垂直性,须到涂抹固化之后,再进行下一道涂抹工序。结构混凝土自防水措施在防水工程中,主体以及附属结构的防水混凝土进行结构刚性自防水,不仅可以提高混凝土抗裂防渗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还能提高整个混凝土的防水能力以及抗裂能力。
对混凝土的施工工艺进行控制时,需将拌合物填充在整个模型之中,保证拌合物的整体性以及平均性。不出现离析现象。混凝土内部钢筋,可不触碰模板,要保证模架稳定。在施工之前,要利用同等级、同强度的水泥砂浆进行润管,在泵送入模的时候,应左右对称,实现连续浇筑。 地下室防水工程细部渗漏的主要原因墙板施工缝构造处施工时易引起细部渗漏的原因墙板施工缝的施工不当是使地下室防水工程中易出现渗漏的原因之一。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工序复杂,施工细部做法多,施工技术要求高 , 特别是在对许多建筑物地下室工程进行验收和使用过程中发现 , 由于细部处理不当原因造成的地下室渗漏较为居多。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