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白色污染”,争当美丽西安的维护者
三、拒绝“白色污染”,争当美丽西安的维护者。严格遵守我市“禁塑令”,培养良好的生产生活习惯,做好垃圾分类,不乱扔垃圾,让绿色生活成为一种时尚。强化主人翁意识,争当“禁塑”行动派,倡导提起菜篮子、拎起布袋子,自觉选用绿色环保包装产品,减少使用塑料制品,共同建设好、维护好美丽西安。“白色污染”,危害巨大。“禁限塑”行动没有局外人,必须树立全市“一盘棋”思想,广泛宣传“禁塑人人有责”的意识与担当,推动形成全民参与“禁塑”的良好氛围;必须强化“禁塑令”刚性要求,各级各有关部门厘清责任分工,强化源头治理,加强监督检查,形成推动“禁限塑”工作的强大合力;必须牢固树立打“”的思想,边治理、边研究、边总结、边完善,逐步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积极推动“禁塑令”落地生根,为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生态西安贡献力量。
不可生物降解的一次性塑料
不可生物降解的一次性塑料,如塑料袋和食品包装纸,占每年塑料产量的40%。“半纤维素是一种天然存在的生物高聚物,由多糖和蛋白质等可再生材料中获得。由于成本低、可生物降解,它在替代不可生物降解的石油基聚合物方面显示出巨大的潜力。”马来西亚Sains大学的研究人员在他们的中写道。 除了塑料垃圾外,仅在马来西亚,每年就有1980万吨废棕榈油果串被丢弃。为了减少这些形式的垃圾对环境的影响,研究人员将废棕榈油果串中的半纤维素转化为可生物降解的薄膜,用于环保包装。
EllenMacArthurFoundation禁止可氧化降
实际上,早在2017年,由艾伦·麦克阿瑟会(Ellen MacArthur Foundation)发起的一项禁止可氧化降解塑料包装的倡议[1],就得到了超过150家企业与***的支持,其中包括品牌:联合利华,雀巢和百事,环保NGO绿色和平和WWF以及英国玛莎百货(M&S)。然而,目前我国并没有禁止可氧化降解塑料的政策,国内关于可氧化降解塑料所存在的潜在环境危害的文献也甚为少见。据我国发布于2006年(距今已有13年了!)的《GB/T20197-2006降解塑料的定义、分类、标识和降解性能要求》现行***标准显示,可氧化降解仍是国内合规的塑料降解方式之一。
武汉市将塑料污染治理作为快递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
武汉市将塑料污染治理作为快递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开展可循环、可折叠包装产品应用试点与绿色发展综合试点。寄递企业要求采购符合***标准、行业标准及***有关规定的包装产品,推广使用环保胶带、包装带和填充物等。引导推动寄递企业建立绿色采购制度,加快推进行业绿色采购体系建设。在生鲜同城快递配送中推行可复用冷藏式快递箱。推动电子商务、外卖等平台企业加强入驻商户管理,推进一次性塑料制品减量替代,并向社会发布执行情况。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