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位杂交技术应用于染色体、细胞和***切片等样品中进行核酸特异性检测,与免6疫组化技术的结合应用,能将DNA、mRNA和蛋白水平上的***活性与样品的显微拓扑信息结合起来。1969年Pardue和Gall将放9射性标记的探针直接应用于纯化核酸的杂交,此后得益于分子克6隆技术的发展,及不同探针标记系统和检测系统的应用,大大增加了原位杂交检测的应用灵活性和检测灵敏度。
原位杂交中探针的选择
DNA探针、RNA探针和寡核苷酸探针均能通过不同的酶促分子反应进行标记。寡核苷酸探针的长度较短,因此避免了探针内部退火的问题,在杂交时的渗透能力也更好,探针与靶标的接触这是影响原位杂交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DNA探针、RNA探针在合成时需要控制探针片段长度,通常300-1000bp左右,能覆盖到较长片段的靶核酸序列,增加检测的灵敏度。
惰性多聚体可用来促进250个碱基以上的探针的杂交率。对单链探针可增加3倍,而对双链探针、随机剪切或随机引物标记的探针可增加高达100倍。而短探针不需用促进剂,因其复杂度低和分子量小 ,短探针本身的杂交率就高 。***葡聚糖是一种广泛用于较长双链探针杂交的促进剂。这是一种多聚胺,平均分子量为500 000。另一种常见的促进剂是聚乙二醇(PEG),PEG分子量小(6000~8000)、粘度低、价格低廉,但它不能完成取代***葡聚糖。在某些条件下5%~10%***葡聚糖效果较好,若用5%~10%PEG则可产生很高的本底。因此,使用促进剂时有必要优化条件。
在选用探针时经常会受到可利用探针种类的限制。如在建立DNA文库时,手头没有筛选特定***的克0隆探针,这时就可用寡核苷酸探针来代替。但必须首先纯化该***的编码蛋白,并测定6个以上的末端氨基酸序列,通过反推的核苷酸序列合成一套寡核苷酸探针。如果已有其它动物的同种***克0隆,因为人类和动物间在同一***的核苷酸顺序上存在较高的同源性,因此可利用已鉴定的动物***作探针来筛选人类***克0隆。对于***核苷酸序列背景清楚而无法获得克0隆探针时,可采用PCR方法扩增某段***序列,并克0隆人合适的质粒载体中,即可得到自己的探针。这种方法十分简便,无论***组DNA探针还是cDNA探针都可以容易地获得,而且,可以建立PCR的***检测方法,与探针杂交方法可作对比,可谓一举两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