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位杂交是指;分子杂交的一种形式。由未经抽提分离的染色体DNA,在原来位置上被变性成单链后,与探针进行分子杂交。1977年由本顿(W.D.Benton)和戴维斯(R.W.D***is)在原分子杂交基础上发展的一种较新的分子杂交技术。方法是将菌落或噬菌斑转移到硝9酸纤维素滤膜上,使在原位发生溶菌后变性的DNA,同滤膜原位结合,再与有放5射性同位素标记的特定核苷酸“探针”杂交,其结果可用放5射自显影来显示,出现银粒的地方便是待测染色体DNA上与探针互补顺序所在的位置。对快速检测转化群落中的DNA序列或任何一种插入的DNA序列,以及动植物的******工作,都具有广泛应用价值。(见“分子杂交”、“放5射自显影”、“影印培养技术”)
另一种多聚体促进剂是聚丙0烯0酸,用其钠盐,浓度为2%~4%。与***葡聚糖相比,其优点是价格低廉,粘度低(MW=90 000)。小分子化学***酚和Guandine thiocyanate也能促进杂交,它们可能是通过增加水的疏水性和降低双链和单链DNA间的能量差异而发挥作用。酚作为杂交促进剂,只能在低DNA浓度的液相杂交中观察到,该方法曾被称为酚乳化复性技术,该法不能用于固相杂交,因酚可引起核酸与膜的非特异吸附作用,即使在液相杂交中的应用也是有限的。而Guandine thiocyanate可通过降低双链DNA的Tm值而起作用。此外,该分子还可以促进RNA的杂交,有裂解细胞而***RNase的作用。总之,***葡聚糖和聚乙二醇因能用于固相杂交是目前***常用的杂交促进剂。

杂交技术***重要的因素之一是选择***适的杂交反应温度。若反应温度低于Tm 10~15℃,碱基顺序高度同源的互补链可形成稳定的双链,错配对减少。若反应温度再低(Tm-30℃),虽然互补链之间也可形成稳定的双链,但互补碱基配对减少,错配对增多、氢键结合的更弱。如两个同源性在50%左右或更低些的DNA,调整杂交温度可使它们之间的杂交率变化10倍,因此在实验前必须首先确定杂交温度。通常有三种温度可供试验,即***适复性温度、苛刻复性温度及非苛刻复性温度。温度的选择及温度对杂交的影响见表18-3。
***适复性温度(Optimunm renaturation temperature, TOR):Tor =Tm –25℃
苛刻复性温度:Ts = Tm – (10或15℃)
非苛刻复性温度:Tns =Tm – (30或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