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杂交流程
杂交液的成分主要影响了核酸杂交的复性动力学和热稳定性。杂交液的基础成分为:Denhardt’s溶液(Ficoll,BSA,PVP),异源核酸(如鲱精3子DNA/tRNA/竞争DNA),磷酸钠,EDTA,SDS,盐离子,甲酰胺和***葡聚糖,以及杂交探针。不同的应用中进行杂交温度、pH、盐离子、甲酰胺、探针浓度等条件的优化。常用的pH范围为6.5~7.5,较高的pH值有助于提高杂交的严谨性。
原位杂交***(或细胞)化学技术简称原位杂交(In situ hybridization, ISH)是应用已知碱基顺序并带有标记物的核酸探针与***细胞内待测的核酸,按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进行特异性结合,形成杂交体,然后用与标记物相应的检测系统,通过***化学或免3疫***化学方法在核酸原有位置进行细胞内***、定性和定量研究。为分子水平研究细胞内***表达及有关细胞5因子的调控提供了有效的工具。可视为***化学与免3疫***化学的重大突破。
原位杂交不需要从***中提取核酸,对于***中含量极低的靶序列有极高的敏***,并可完整地保护***和细胞的形态,更能准确地反映出***细胞的相互关系及功能状态。

总的来说,随探针浓度增加,杂交率也增加。另外,在较窄的范围内,随探针浓度增加,敏***增加。依我们的经验,要获得较满意的敏***,膜杂交中32P标记探针与非放0射性标记探针的用量分别为5~10 ng/ml和25~1000ng/ml,而原位杂交中,无论应用何种标记探针,其用量均为0.5~5.0μg/ml。探针的任何内在物理特性均不影响其使用浓度,但受不同类型标记物的固相支持物的非特异结合特性的影响。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