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载云内183马力发动机,国六排放标准,带涡轮增压,爆发力强,节油性也不错。轮胎选用的是8.25R16钢丝胎,质量轻,结实耐用,尾部下方还搭配有备胎,拆装方便,油箱选用的是150升铝合金材质,轻量化设计,耐腐蚀性也很好。吊机选用的是石煤5吨三节直臂式,大举升高度为9.9米,大工作半径为8.2米,吊机大臂选用高强度钢板制作而成,结构合理、韧性强、安全可靠。一辆质的随车吊少不了好的变速箱,这款车选用的是法士特8档,带高低档,老品牌变速箱
定期检修
6.1起重机磨合期过后继续工作,每3个月进行1次小型检修,检修项目如下:
检查各管路连接和固定密封处是否松动,渗漏油。
检查各紧固件是否松动,***查看横梁和底盘车大梁、回转支承和横梁及立柱之间的紧固件是否牢靠。
检查取力器控制开关、压力表是否正常。
检查钢丝绳及附件的使用情况,绳卡是否牢靠,钢丝绳是否处于轮槽中。当钢丝绳因扭结、有折痕、磨损、锈蚀严重、超过10%的钢丝破断或直径减小量超过7%以及因过热而变色时,应更换钢丝绳。
2、设计前瞻性不足。有的随车吊生产厂家在新产品开发设计时,存在对受力构件在各种使用环境中的载荷情况考虑不充分的现象。起升机构的制动系统的可靠性是决定该随车吊安全性能的关键因素,随车吊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的安全事故绝大部分是和起升机构有关的。起升机构基本上是采用电磁铁机电式制动器,动作可靠性关键是对电磁铁线圈的控制,而随车吊的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正是我国20多年来一直存在的薄弱环节。
3、制造工艺水平落后。我国的随车吊标准和欧美标准存在一定的差异,造成随车吊中外合资企业在我国很难形成气候。一些中小型随车吊的设备本身技术含量还有待提高。此外,由于市场竞争的原因,生产企业的利润也很有限,投入新产品研发的资金也就很有限。
4、安装质量控制不严。一直以来随车吊的安装验收实行的是终竣工验收检验,整个安装过程的质量控制完全依赖于作业人员的素质和技术水平。设备的安装过程实际上是制造过程的一种延续,其现场作业条件更劣于制造环节。随车吊的制造和施工规范对施工工艺的过程控制又没有明确的标准和要求,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安装环节的低水平施工,特别是违规作业和有些施工工艺不足带来的隐蔽性和结构性缺陷给事故发生埋下了隐患。
5、使用管理不到位。使用环节所发生的安全事故是整个随车吊安全事故的***,而使用单位的管理不到位是其中主要原因。这里的管理指的主要是人和设备的管理。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