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塑产品壁厚不均原因分析
在滚塑加工过程中不容易加工出壁厚突变的制品,制品的平均壁厚取决于投料量的多少,其均匀性与模具本身的结构、滚塑成型工艺有关。
从滚塑产品和滚塑模具结构来说,一般在滚塑制品内凹的转角处(模具外凸)厚度较小,而制品外凸的转角部位(模具内凹)厚度较大,但如果制品外凸部位角度过小,易导致物料不能充满模具带来相应的孔洞等缺陷,所以制品不宜有尖角部位,通常用大的平滑圆弧过渡。若PE塑料储罐用于化学反应或稀释,事先应做相应的试验,测定反应或稀释较高温度。
滚塑制品的缺陷及解决方法
滚塑制品有时会出现一些制品的缺陷,那么一般来说我们该如何将这些缺陷解决呢?
1、气泡或孔洞?
(1)成因分析
滚塑时模具内的物料在受热过程中,随模具的转动逐渐熔融、流动、粘附在热的模具内表面,模具内部空气受热体积膨胀,气压升高,通过通气孔逐渐向模具外部流动,直至模具内外空气压力平衡,反之亦然。同时,模具型腔内保持着一定压强。在树脂熔融致密化的过程中,滞留在粉末颗粒之间的气体被挤向塑料熔体的自由表面,但由于熔体表面张力的存在,气体不足以脱离熔体表面易形成气泡,从而形成制品内表面的气泡和外表面的气扎,严重情况下形成较大的孔洞”。如果熔体流动性好、模具升温速率慢、模具通气孔通畅,则熔体中的气体可以顺利地逸出,反之则熔体中的气体易滞留形成制品缺陷。当模具合模不严,模具加热过程中型腔中的一部分气体会通过合模部位的缝隙向模具外部流动,致使存模具相应部位的产品内部产生气孔或气泡;在模具冷却过程中,如果模具闭合不严,斟模其内外存在空气压力差,空气会通过合模部位(分型面处)的间隙进入模其内,在制品的外部产生气孔。如果粉很粗糙,就会在粉和粉之间留下空隙,里面有空气,脱模以后就是有孔。
孔洞的形成还与粉末颗粒的形状有关。当聚乙烯(PE)粉末颗粒带有细长尾巴或呈毛发状时,在堆积过程中会形成搭桥,滞留较多的空气。特别是在模具的拐角处,粉末的搭桥会导致较大的孔洞形成。
(2)、解决方案
调整通气管或起相同作用的金属乱丝卷制的长条至模具内部适当距离。通气管一般采用薄壁的金属氟塑料管,其直径由制品尺寸和物料性能决定。(一般薄壁制品按每立方米模具设定10—12?mm孔径),管子长度根据制品型腔深度应保证其末端伸入到模腔中心或到合适位置。为避免模具旋转时树脂粉末从排气口溢出,通气管内要用玻璃丝、钢丝绒、石墨粉等充填。而我国,到1992年,虽有数十台滚塑机组成工厂,但绝大多数属于西方五十年——六十年代的设备水平和技术水平,年加工树脂约9,000吨/年,仅占***树脂总消费量的万分之8-9,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而制品约28种,为世界数量0。
滚塑工艺的特点主要有:
1、滚塑模具成本低 — 同等规格大小的产品,滚塑模具的成本约是吹塑、注塑模具成本的1/3到1/4,适合成型大型塑料制品;
2、滚塑产品边缘强度好 — 滚塑可以实现产品边缘的厚度超过5个毫米,解决中空产品边缘滚塑可以安置各种镶嵌件;
3、滚塑产品的形状可以非常复杂,且厚度可超过5个毫米以上;
4、滚塑可以生产全封闭产品;
5、滚塑产品可以填充发泡材料,实现保温;
6、无须调整模具,滚塑产品的壁厚可以自由调整(2mm以上)。
7、滚塑成型也有其缺点:因材料须经过研磨粉碎,成本提高;加工周期较长,因而不适于大批量生产;可用的塑料品种较少;开合模具属于较繁重的体力劳动。
浅谈滚塑产品加工过程简单介绍
滚塑产品在进行滚塑制造技术之前,你需求预备好一些质量杰出的模子,然后把它摆在在运行滚塑机器的工作台上,加工滚塑产品机器通常是加热室和转臂搭配,有的还带有冷却设备如喷水雾化或冷却电扇。在安顿稳当之后,首先把几个模具放在机器上面。随之,把所有模具内配置塑料树脂粉末,随之从纵向和横向的不同视点边旋转边加热。滚塑制件表面对滚塑铝膜型腔表面的精细结构“复i制”效果很好,因此滚塑法可以使制品作得相当精致美观,故常用于制取具有较:大观赏价值的产品,特别是玩具、模特儿、工艺品等。
消融了的树脂把炙热的模具和表面那层匀称严密地粘合在一起。再等到到必定时刻后,需结束加热可要一直旋转到出模温度,使模具在里面持续旋转直至其任何地方的厚度都是一样的。能够出模温度后,翻开模具,把商品从模腔中拿走,随之参加新的树脂,开始下个旋换。在整个制造过程中,模具转变的速度,加热和冷却的时刻通通要通过严厉而准确的操控。滚塑产品的成型具体步骤如下:1、装料:先将树脂及所需加入的各种助剂经过准确计量,装入模具中。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