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氏啮小蜂简介
以下是格瑞碧源为您一起分享的内容,格瑞碧源***提供周氏啮小蜂,欢迎新老客户莅临。
周氏啮小蜂,Chouioia cunea Yang,是姬小蜂科啮小蜂属的一种优势寄生蜂,寄生率高、繁殖力强,对美国白蛾等鳞翅目***生物“情有独钟”,能将产卵器刺入美国白蛾等害虫蛹内,并在蛹内发育成长,吸尽寄生蛹中全部营养,素有“森林小卫士”之美誉。由于周氏啮小蜂的雌雄比为45~96:1,放蜂时的雄性个体数量可忽略不计。
周氏啮小蜂雌成虫
体长1.1mm~1.5mm。红褐色稍带光泽,头部、前胸及腹部色深,尤其是头部及前胸几乎成黑褐色,并胸腹节、腹柄节及腹部节色淡;触角各节褐***;上颚、单眼褐红色;胸部侧板、腹板浅红褐色带***;3对足及下颚、下唇复合体均为污***;放蜂应选择气温25℃以上、晴朗、风力小于3级的天气,10∶00~16∶00之间进行。翅透明,翅脉色同触角。头部正面观宽于高(24∶19),触角窝中部位于复眼下缘的连线上;触角11节,梗节与鞭节的长度之和与头宽(背观)相等;触角洼下缘下延达唇基基部,脸部在唇基基部处隆起。唇基基部两侧角各具1小陷孔。两侧单眼间距是侧单眼到中单眼距离的2倍。颚眼距明显小于口宽(5∶10)。前胸背板除后缘有1排鬃毛外,其它部分也生有较密的黑色短毛,贴伏。中胸背片中叶上散生着30根左右刚毛;两侧叶上的刚毛也较密,但三角片上。中胸小盾片上的浅而细的网状刻纹明显较密且小,似乎形成1纵线。中胸小盾片略呈八边形,长宽近相等,但两后侧角明显向外延伸,显得小盾片后部较宽;小盾片在前面1对鬃毛着生处的宽度与2后侧角处的宽度为9∶10.5;小盾片上的2对长鬃毛紧靠两侧着生。前翅长为宽的2倍,基室正面在端部的中部生有毛2根;基室外方区域内的纤毛比翅面其它区域的纤毛稍稀;基脉上有毛,肘脉及亚肘脉上在基室长度的1/2前后开始生有1排整齐的纤毛;缘脉上的鬃比痣脉上的明显为长;亚缘脉与缘脉及痣脉的长度为12∶19∶5。腹柄背观长度为并胸腹节长度的1/2。腹部圆形,长宽相等,背面常有浅的塌陷,背观腹部宽度比胸部明显为大(28∶21)。腹部长度比胸部略小(28∶30)。腹部在第二节后缘及第三节前缘处宽,向前向后逐渐变狭;第七节,圆锥形位于腹末,各节长度之比为10∶5∶4∶4∶4∶5∶2∶1;位于腹末的尾须鬃很明显,每个尾须上的3根鬃毛中,有1根特别长,长度是其它的2根的2倍。
周氏啮小蜂
周氏啮小蜂是早先发现于美国白蛾蛹内的内寄生天敌昆虫。自20世纪中期以后,美国白蛾在我国危害日趋增大,且传统防治方法效果越来越差。1998年我国启动美国白蛾治理工程,生物防治成为突破口。由中国林科院杨忠歧研究员主持,从20世纪90年始,从生物控制的角度出发,系统地调查了美国白蛾寄生性天敌,从其卵、幼虫和蛹中饲养出了多种天敌。周氏啮小蜂周氏啮小蜂是早先发现于美国白蛾蛹内的内寄生天敌昆虫。经过筛选,发现了一种寄生率高、出蜂量大、能有效控制美国白蛾的蛹寄生蜂—白蛾周氏啮小蜂。这种小蜂可以找到在各种隐蔽场所化蛹的美国白蛾,产卵寄生。该项研究成果保护生态环境,不杀伤天敌,是防治美国白蛾的***技术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