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供电系统的要求分类:1)一级配电设备,统称为动力配电中心。它们集中安装在企业的变电站,把电能分配给不同地点的下级配电设备。这一级设备紧靠变压器,故电气参数要求较高,输出电路容量也较大。2)二级配电设备,是动力配电柜和电动机控制中心的统称。动力配电柜使用在负荷比较分散、回路较少的场合;电动机控制中心用于负荷集中、回路较多的场合。它们把上一级配电设备某一电路的电能分配给就近的负荷。这级设备应对负荷提供保护、监视和控制。3)末级配电设备总称为照明动力配电箱。几个机柜并排在一起,面板应在同一平面上并与基准线平行,前后偏差不得大于3mm。它们远离供电中心,是分散的小容量配电设备。
电力仪表可作为内部管理电表单独使用,取代大量传统的模拟仪表,亦可作为电力监控系统的前端设备,实现远程数据采集与控制。符合工业标准的RS485通讯接口,使得组网轻松便捷,是SCADA系统集成的理想选择。大型公共建筑电能管理系统可以根据现场情况,采用现场总线以光纤环网、以太网或无线等组网方式实现电能集抄与电能分项计量功能。此系列电箱上下封板可自由撤下,便于在现场安装时配合接线槽使用或开孔。系统以计算机、通讯设备、现场电力仪表计量装置为基本工具,为实时数据采集、远程管理与控制提供了基础平台,它可以和检测、控制设备构成复杂的电力监控与电能管理系统。该系统主要采用分层分布式计算机网络结构,分站控管理层、网络电能管理系统通讯层和现场设备层
与配电比较智能配电系统就是各种智能型开关柜与计算机监控系统的组合应用,是对配电网上的设备进行远方实时监控、协调及控制的集成系统。是现代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在传统配电电视与控制的应用。其内容包括配电网数据的采集和监控(SCADA)、配电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需方管理(D***)几部分。实践表明,采用智能配电系统可以大大提高配电网运行的可靠性和效率,提高电能的供应质量,降低劳动强度和充分利用现有设备的能力,从而对用户和电力公司均带来可观的收益。具体特点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不断促进变配电系统更安全、更可靠、更经济和更直观的运行,满足未来电力工业发展的需要,一次***,终身收益。2)实现变配电系统的“四遥”及无人值守(或少人值班),节约人力资源,并可实现中、低压供配电系统一体化综合监控、统一管理;3)强化企业单位的内部能量考核,采用现代化科技手段,完成电能管理、配电能耗及用电成本统计功能,减少“跑、冒、滴、漏”,真正体现“管理出效益”的意义;4)对潜在的事故进行预报警,同时实现各种电量的越限报警,便于及时处理以避免事故或隐患的出现(如火灾等),减少损失;5)电力系统出现异常时;可以及时了解到有关故障信息(故障原因、性质、地点及发生时间),来指导维修,减少故障的处理时间及停电时间;6)配电系统管理。通过历史记录的电力参数,及时掌握每天或季节负载特性;以下情况应装设重复接地:(1)架空线路干线和分支线的终端、沿线路每1km处、分支线长度超过200m分之处。在供配电系统内优化能耗的分配,均衡负载;减少潜在的停电事件;7)根据系统设备运行的记录数据和运行情况,制定临时或定期的设备维修计划;按计划维修、减少运营和维修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