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3演示(可以不写标题)
在此期间,美国的诺布尔利用电弧电压控制焊条送给速度,制成自动电弧焊机,从而成为焊接机械化、自动化的开端。1930年美国的罗宾诺夫发明使用焊丝和焊剂的埋弧焊,焊接机械化得到进一步发展。40年代,为适应铝、镁合金和合金钢焊接的需要,钨极和熔化极惰性气体保护焊相继问世。
经过近几年的探索研究,组合焊接工艺已取得了进展,日本、法国等***的不锈钢焊管生产已掌握了一定的组合焊接技术。
组合形成新的焊接工艺,满足人们对不锈钢焊管质量和生产效率的要求,是当前不锈钢焊管技术发展的新趋势。
辊底式光亮热处理炉。这种炉型适用于大规格、大批量钢管热处理,小时产量为 1.0
吨以上。可使用的保护气体为高纯度氢气、分解氨及其它保护气体。可以配备有对流冷却系
统,以便较快地冷却钢管。其他的焊接技术还有1887年,美国的汤普森发明电阻焊,并用于薄板的点焊和缝焊;缝焊是压焊中早的半机械化焊接方法,随着缝焊过程的进行,工件被两滚轮推送前进;二十世纪20年始使用闪光对焊方法焊接棒材和链条。
常用的等离子弧工作气体有***、氢、氮、氧、空气、水蒸气以及某些混合气体。
对接接头焊缝的横截面形状,决定于被焊接体在焊接前的厚度和两接边的坡口形式。焊接较厚的钢板时,为了焊透而在接边处开出各种形状的坡口,以便较容易地送入焊条或焊丝。坡口形式有单面施焊的坡口和两面施焊的坡口。选择坡口形式时,除保证焊透外还应考虑施焊方便,填充金属量少,焊接变形小和坡口加工费用低等因素。
焊接是一个局部的迅速加热和冷却过程,焊接区由于受到四周工件本体的拘束而不能自由膨胀和收缩,冷却后在焊件中便产生焊接应力和变形。重要产品焊后都需要消除焊接应力,矫正焊接变形。
等离子切割电源,必须具有足够高的空载电压,才能容易引弧和使等离子弧稳定燃烧。
空载电压一般为 120~600V,而弧柱电压一般为空载电压的一半。提高弧柱电压,能明显地
增加等离子弧的功率,因而能提高切割速度和切割更大厚度的金属板材。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