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板壳式换热器与板式换热器相比较主要有以下几点区别,首先是密封方式不同,前者采用焊接密封,后者则一般是可拆型的,密封垫片是其薄弱环节,限制了它的使用温度、压力和密封性能。其次是板壳式换热器具有敝开的板外侧通道。板式换热器的垫片在使用时如果发生渗漏、断裂、老化等现象,要及时更换。板壳式换热器的板内侧流体的流动和传热方式与板式换热器中的流体类似,另一侧流体的流动方式则因板外通道是敝开的而比较灵活,既可强迫流动传热,又可实现液膜传热传质过程,如冷凝、蒸发、发生和吸收等过程。而对于板式换热器来说,由于两侧流体都要通过板片上的导通孔,流量就受其尺寸限制,一般不适合用于两侧流体容积流量相差较大的场合,更无法在传热面上分布液膜,故不能用于需要靠液膜传热传质的过程。与传统管壳式换热器相比,板壳式换热器容易实现逆流传热,热回收率高。此外,由于板壳式换热器不存在折流板与管子支撑处的振动疲劳损坏问题,自身的波纹可吸收热膨胀应力,因而有较长的使用寿命和较低的维修费用。所以,板壳式换热器适应各种过程的灵活性远优于板式热器,而其他传热传质的效率则又优于管壳式换热器。

板式换热器的通风方式
板式换热器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热量,这是由于其通风功能。有两种通风模式,下面由我们为大家详细介绍板式换热器的通风方式吧!
1、鼓风式:空气先流经通风机后流入管束;操作费用较经济,产生的湍流对传热有利,使用较多。
2、引风式:空气先流经管束后流入通风机。气流分布均匀,有利于板式换热器机组的温度控制,噪声小,是发展的方向。
热流体出口温度主要靠调节通过管束的风量来控制,即调节板式换热器的叶片的倾角、通风机转速和百叶窗的开启程度等。对冬季易凝、易冻的流体,可采用热风循环或蒸汽加热的办法调节流体出口温度。
使用板式换热器时,这两种通风方式可以根据设备的使用情况来选择。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