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存储的发展过程
光碟——早期的光储存 1982年,飞利浦公司研发出了光存储的鼻祖CD(致密光碟),经过20多年的飞速发展,光盘的存储容量也越来越大,1995年DVD问世,1999年蓝光光盘也应运而生。 早期的光储存原理为阿贝衍射极限公式: 代表光斑直径; 代表所用激光波长; 代表物镜的数值孔径。光存储的发展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减小激发光波长、不断增大物镜数值孔径的过程,进而数据存储容量不断提升。
电子档案异质备份应急措施
(1)加员管理,保证信息安全 目前异质备份的各项工作主要是由人为操作元成,因此,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对电子文件异质备份过程中的信息安全起到关键作用。
(2)建立规范的档案行业应急机制 档案馆是保存和***历史记录的基地,灾难对档案事业提出了严峻挑战,“5·12”汶川就是一个考验和警示。
(3)异质备份完善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演练 预案演练是备份中心信息系统的重要内容,也是检验灾备体系能否有效运行的重要手段。演练方案既要注重针对性,又要体现时效性,应对灾难应急演练的原因、目的、具体时间、主要成员、设备、范围、演练流程、预期风险等进行详细描述,对预期风险要进行严密的分析论证。
(4)对未来的灾难有所预计,适当调整备份策略 近些年来,恶劣自然灾害时有发生,来势之凶猛,造成损失之严重都是数十年来罕见。
归档存储特性
归档存储类型提供了高可靠性,极低存储成本和长期保存的离线冷数据存储,适合需要长期保存(建议半年以上)的归档数据,在存储周期内被访问。在三种存储类型中单价较低,归档存储有有较短存储时间和和较小对象大小,存储时间短于 60 天的文件提前删除会产生一定费用。
文件大小低于 64KB,会按照 64KB 计算存储空间,数据获取会产生费用。关键特性:数据持久性:99.999999999%可用性:99.9%访问:访问前需要解冻,从冷冻状态***到可读取状态需要几十秒等待时间使用场景:长期保存的档案数据等合规性文件归档、影像、科学资料、影视素材存储类型转换支持以下存储类型的自动转换:标准存储转换为低频存储标准存储转换为归档存储低频存储转换为归档存储备注:对于需要将归档类型的文件重新转换为标准类型或低频类型的文件,低频类型文件转换为标准类型的文件,可以通过重新上传文件,对应存储类型来实现存储类型转换。
离线备份的重要性
档案部门选用的存储载体主要为硬盘、磁带和光盘,每种存储载体各有技术优势。作为主要存储载体之一,硬盘在档案信息存储备份工作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硬盘具有数据读取速度快、技术发展迅速、单位存储成本逐年快速降低、单盘介质存储容量相对较大等优势,硬盘在数字信息在线存储中有着广泛和稳定的应用。越来越多的档案馆开始将硬盘作为离线存储载体用于海量档案信息存储。经过实践,硬盘在档案信息离线存储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同时,由于硬盘自身的技术特性存在一定劣势,以及保存和使用不当等原因,造成了硬盘损坏、数据丢失等问题,已成为档案信息安全的极大隐患。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