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磁光电混合存储
2015年,整个中国数据中心的服务器的耗电量,超过三峡大坝全年耗电量。此外,作为磁光电混合存储,磁盘还具有数据易修改、易遭受电磁冲击、数据易丢失、产品寿命较短等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让数据安全、低成本、低能耗的存储下来则变成了一个相对严肃的问题。
虽然相较于磁盘和闪存,光盘读取速度较慢,但光盘也具有在不读取时不会产生能耗,制造价格相对低廉等特点。据介绍,相同容量下,蓝光光盘制造价格是磁存储的三分之二,耗电量是磁盘的2%。同时,光盘的数据存储时间可长达50年,而磁盘只有5年。
电子档案长期保存系统耐久性
众所周知,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前提下,硬件、软件、数据格式、数字媒体具有生命周期相对较短的特点。当保存数字字节的物质问题易于管理时,只有众多的、多方面的计划才能保证这些数字字节能够以可信的格式读出。美国***档案与文件署将耐久性的挑战,从关心哪些应该被保存扩展到解决长期保存的耐久性方案。如果保存解决方案本身属于过时的,它将解决不了问题,相反使问题更加复杂化。
超分辨光存储
超分辨光存储借鉴了这样的思维模式,很大程度上缩小了数据点的尺寸。 我们知道,用透镜把激光光斑聚到一个点的时候,光斑尺寸有一个值,这个光斑叫“艾里斑”,艾里斑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刻写的记录点大小。但是,“挑剔”的科学家还是嫌弃刻写的记录点太大,无法满足高密度大容量存储的需求。2011年,一群来自德国的科学家在生物材料绿色荧光蛋白中利用受激发射损耗超分辨原理,即采用两束激光,一束为实心的激发光,一束为空心的***光,激发光作用于样品后会产生自发荧光,相当于铅笔先画了一条线。而后中空的***光与样品相互作用使得该区域以受激辐射的方式回到基态,相当于橡皮擦把线条擦细。这样,大大减小了有效激发的区域,即很大程度上可以减少记录的数据点特征尺寸,从而极大地提升了存储数据能力。
离线存储的作用
许多档案馆在制定本单位的存储策略时,针对档案信息安全要求高、使用频率相对较低等特点,综合考虑在线和离线等存储方式的技术特点和***情况等因素,将离线存储方式作为本单位海量档案信息的存储策略之一。如何科学合理地进行海量数据的离线存储,已成为档案工作者在解决海量档案信息安全存储问题时面临的重要课题1。随着档案信息化的发展,我国各级各类档案馆所保存的数字档案信息急剧增加,且呈持续快速增长趋势。海量档案信息的安全管理问题已成为各级档案部门面临的重要问题。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