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RAID
RAID,中文名称叫***磁盘冗余阵列(廉价磁盘冗余阵列),简称磁盘阵列。它的作用呢,是在多块硬盘组成的阵列系统中,牺牲一块至多块硬盘的容量,来对数据的存储提供一定的容错能力。
我们先来简单假设一种使用情况:你拥有一些重要的数据,但是你并没有将这些数据进行备份,他们只存在于你台式机的单一硬盘中。那么一旦遇到台式机的硬盘损坏,你的这些数据只能去找数据***公司了;而如果你的台式机做了磁盘阵列,那么只需要替换阵列中坏掉的硬盘就可以重新***数据了。
这正是RAID的魅力所在。如果你只组建一个相对廉价的阵列,甚至不需要额外的硬件成本,只要你的主板支持RAID功能,就可以体验RAID给你带来的好处。
RAID解决了什么问题
通俗地说,RAID就是通过将多个磁盘按照一定的形式和方案***起来,通过这样的形式能够获取比单个硬盘更高的速度、更好的稳定性、更大的存储能力的存储解决方案,用户不必关心磁盘阵列究竟由多少块硬盘组成,使用中整个阵列就如同一块硬盘一样。所以RAID技术能够为计算机系统提供以下三个方面的优异性能:
1) 提供更大的存储空间
目前容量为2TB的硬盘已经在市场上大量销售,2TB的存储空间对于个人用户来说已经很大了,但对于企业用户来说,还远远不够,那么使用RAID技术,就可以把多块硬盘组成一个更大的存储空间供用户使用。比如,利用RAID 0技术把5块2TB的硬盘***起来,能够提供10TB的存储空间。
2)提供更快的传输速度
从计算机问世以来的数年来,CPU的处理速度以几何数量级迅猛增长,然而硬盘作为计算机中重要的存储设备,在容量飞速增长的同时,速度却提高缓慢,己经成为计算机速度发展的瓶颈。
如果采用RAID技术,则可以让很多硬盘同时传输数据,而这些硬盘在逻辑上又表现为一块硬盘,所以使用RAID可以达到单个硬盘几倍、甚至几十倍的速率。
即RAID技术可以通过在多个硬盘上实现以同时存储和读取数据的方式来大幅提高存储系统的数据吞吐量。
3)提供更高的安全性
RAID还可以通过数据校验提供容错功能,在很多RAID模式中都有较为完备的冗余措施,甚至是直接相互的镜像备份,从而大大提高了RAID系统的容错性,让系统的稳定性更好、安全性更高。
RAID的操作步骤
标准的RAID写操作,需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以校验盘中读取数据
(2)以目标数据盘中读取数据
(3)以旧校验数据,新数据及已存在数据,生成新的校验数据
(4)将新校验数据写入校验盘
(5)将新数据写入目标数据盘
当主机将一个待写入阵列RAID组中的数据发送到阵列时,阵列控制器将该数据保存在缓存中并立即报告主机该数据的写入工作已完成。该数据写入到阵列硬盘的工作由阵列控制器完成,该数据可继续存放在Cache中直到Cache满,而且要为新数据腾出空间而必须刷新时或阵列需停机时,控制器会及时将该数据从Cache写入阵列硬盘中。
这种缓存回写技术使得主机不必等待RAID校验计算过程的完成,即可处理下一个读写任务,这样,主机的读写效率大为增加。当主机命令将一个数据写入硬盘,则阵列控制器将该数据写入缓存上面的位置,只有新数据才会被控制器按Write-Back Cache的方式之后写入硬盘。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