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盘和光盘的存储数据寿命哪个更长,更可靠?
通的CD-R和DVD±R刻录盘使用染料作为数据层,其老化的速度是非常快的,并且温度和湿度升高会显著加快其老化速率,尤其是质量低劣的刻录盘,在五年之内失效的概率是很大的。
但是也是有很靠谱的刻录盘,通常称作档案级刻录盘,使用改进的材料作为数据层,并且有严格的测试作为保证,光盘通常能够有效存档20年以上。近期还兴起了一种叫M-disc的光盘,使用无机材料作为数据层,号称“千年光盘”,但是实际效果也没有那么夸张,根据概率模型推测的95%有效寿命在500年左右。M-disc在国内不容易买到,美国亚马逊价格在每张$1左右。由于蓝光光盘的生命周期长,光盘数据可实现免维护,避免因数据迁移带来的安全隐患。
另外,到了蓝光时代,一切又不同了。蓝光光盘很高的存储密度使得数据层必须使用无机材料,CD和DVD时代染料老化的问题大大改善,普通的(合格的)蓝光刻录盘的寿命也能到10年以上。松下有档案级蓝光盘号称50年寿命,三菱的档案级蓝光盘加速老化测试寿命大于100年。●高冗余性已为系统安装备份驱动器,即使光驱出现故障也不会导致系统停止服务。M-disc同时也在生产蓝光盘,但是就像上面所说,蓝光刻录盘的寿命相比CD和DVD有了大幅提高,其优势已经不那么明显。
之后也是很重要的,光盘不是刻录完就一劳永逸了,要实现长期有效保存,必须定期对光盘内的数据进行校验,GB/T17678里有详细的介绍:检查校验频率开始每两年一次,随着错误率逐年上升,频率提高到每半年一次,当错误率高到一定程度之后,就需要将光盘数据导出并更换存储介质。高校档案归档光存储解决方案高校档案是传承校园文化的载体,是院校发展的记忆。
你真的了解光盘存储技术?
从计算机发明开始,我们都进入了IT时代,现在大数据的技术时代到来了,大数据每年呈几何级增长,我们要准备好这样一个时代的产生。调查显示,有56%的数据损坏来自硬件故障和硬件的问题,26%的数据来自于不当的操作,9%的数据损耗来自软件崩溃,我们必须要仔细的选择存储技术,并开发整个存储系统。新进入者如果没有CD/DVD时代的技术实践、积累和沉淀,较难直接跨越至蓝光存储或下一代全息光存储,存在由于技术演进带来的技术门槛。
现流行的存储介质,常见痛点在哪?系统可根据数据的访问颇次,利用***的自动沉降算法,对数据统一分层管理,自动将数据存至(SSD、磁盘阵列和光盘库)热、温、冷不同的存储介质中。比如IT的硬盘,可能有的东西三四年就要迁移到其他的地方了,还有LTO数据流磁带,它不错,比硬盘存储的年限要长,但是也许五到七年以后,需要进行迁移,光盘是一个非常独特的技术,有的人可能还在用光盘,可能都有三十多年历史了。但现在民用的存储容量非常的低,而且读写速度也是非常低的,所以没有明确的存储方案,保存的时间长,读写速度快,容量大,这三者是不能兼容的。
从光盘技术的进化来看,1982年开始,CD、DVD和蓝光盘,现在介绍的是新的格式,也就是档案级AD光盘,这也是在行业里上市了。每GB的存储成本更低,盘盒输入/输出D端口至多可以达到80个。
光存储的主要特点
以下内容由云唤维为您提供,希望对同行业的朋友有所帮助。
1、记录密度高、存储容量大。光盘存储系统用激光器作光源。由于激光的相干性好,可以聚焦为直径小于0.001mm的小光斑。用这样的小光斑读写,光盘的面密度可高达107bit/cm2~108bit/cm2。一张CD-ROM光盘可存储3亿个汉字。●其它行业:要求文档保留时间超过25年,例如:石油、航空工业等。我国花了14年方才出版齐的中国百科全书共1.2×108多万字,也就是说,全部的百科全书还装不满一张CD-ROM光盘。
2、光盘采用非接触式读写,光学读写头与记录盘片间通常有大约2mm的距离。这种结构带来了一系列优点:首先,由于无接触,没有磨损,所以可靠性高、寿命长,记录的信息不会因为反复读取而产生信息哀减;第二,记录介质上附有透明保护层,因而光盘表面上的灰尘和划痕,均对记录信息影响很小,这不仅提高了光盘的可靠性,同时使光盘保存的条件要求大大降低;第二,焦距的改变可以改变记录层的相对位置,这使得光存储实现多层记录成为可能;第四,光盘片可以方便自由的更换,并仍能保持极高的存储密度。这既给用户带来使用方便,也等于无限制的扩大了系统的存储容量。光存储-适合数据的长期保存以下是云唤维为您一起分享的内容,云唤维***销售光存储设备,欢迎新老客户莅临。
3、激光是一种高强度光源,聚焦激光光斑具有很高的功率,因而光学记录能达到相当高的速度;
4、易于和计算机联机使用,这就显著地扩大了光存储设备的应用领域;
5、光盘信息可以方便地复印,这个特点使光盘记录的信息寿命实际上为无限长。同时,简单的压制工艺,使得光存储的位信息价格低廉,为光盘产品的大量推广应用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