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灾备市场现状
2007年7月,中国《信息系统灾难***规范》正式推出,并于2007年11月开始实施,这是中国灾难备份与***行业的***标准。 《信息系统灾难***规范》的推出指明了信息时代各行业进行灾备建设的重要性,同时也暗示了国内灾备市场的巨大潜力。飞康CDP备份/容灾一体化解决方案,真正以快速***服务为首目标。无论用户的应用或者系统乃至数据中心发生何种意外,例如,恶意的程序***、文件损毁、人为误删误改、操作系统宕机、硬件故障,甚至整个机房毁于意外,在全方面保护下,都能很大程度地保证企业数据损失(RPO)降到很低,业务中断时间(RTO)很短,这也是国内较高的技术成就。 如今,国内灾备市场的80%被国外产品占领, “棱镜门”的***重新将国人的目光聚集到信息安全上,灾备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我们必须争取自主掌控灾备市场,广道容灾备份系统的出现展示出国产灾备商打造好的国产灾备产品、通过自主创新增强竞争力的决心。
容灾和备份的几点区别
关于容灾、备份这类概念,有几个比较容易混淆,其中包括而不限于“冷备”“热备”“集群”“高可用”“负载分摊/均衡”“备份”“容灾”“容错”“虚机迁移/vmotion/migration”之类的。
“容灾”与“备份”不是同一个概念,“容灾”是目的,而“备份”只是实现容灾的其中一种手段,不是仅有;“备份”只是将数据COPY一份,在其他介质保存,当数据丢失了,有“备份”可以用于***,无论手动还是自动,而有副本就相当于完成“备份”了,至于***不***,***完了没有,与“备份”是没有关系的,那属于“容灾”的范畴了。
我们日常将东西考到U盘,光盘,移动硬盘也就是备份了。而“容灾”是为了通过一些技术手段的部署,达到出现“意外”的时候,业务不会中断或者中断后会自动***(注意要自动,而且***时间很短)。例如服务器、网络、存储哪一点出现问题,都会中断服务,所以这个时候每个点都需通过技术手段做保护,这就是容灾要考虑的事情。
与“备份”不同的是,例如你的硬盘挂了,买一个新硬盘,你再将移动硬盘的数据拷过来就OK,但是这个过程中是要停止服务的,***过程是需要时间的。而“容灾”是要不中断服务的,例如说你有2台电脑,然后两边数据是实时同步的,忽然一台的硬盘坏了,不要紧,直接到另外一台办公好了,因为实时同步,坏了的那台的数据这边没坏的这台也有,这种就相当于容灾了。
接着对上面的词语逐一介绍:按照属于“容灾”与不属于“容灾”来分开。
容灾备份不等于拷贝
在日常工作中,只要是说到和备份有关系的就是拷贝,这是一种思维定势的考虑方式。首先,拷贝只是一种定时备份,是属于冷备份的一种。如果公司的数据文件在早上开始进行拷贝,但是在下午出现了故障,那么这些数据就会丢失。像数据库这种结构化的数据进行简单的拷贝是很不合适的。因为数据库不仅有数据文件,还有日志文件,有时候可能会漏掉拷贝,数据的逻辑关系没有得到拷贝,那么这些数据就不能使用了,而且这种拷贝的方式不但费时费力,还不能进行***。
现在已经进入大数据时代,传统的拷贝数据模式早已经过时,海量的数据通过拷贝进行备份显然是不合适的,占用资源不说,还经常性的出现错误,并且花费的成本也比较高。因此,大家需要的是实时备份,这样才能够实现数据的零丢失,同时还需要对于数据库的结构非常熟悉,将数据库数据增量地备份,节省资源和时间。
容灾
容灾 (Disaster Tolerance):就是在自然灾难等灾难发生时,在保证生产系统的数据尽量少丢失的情况下,保持生产系统的业务不间断地运行。
数据容灾是指建立一个异地的数据系统,改系统是本地关键应用数据的一个实时copy。应用容灾是指在数据容灾的基础上,在异地建立一套完整的与本地生产系统相当的备份/CDP应用系统,在灾难发生时,备端系统快速接管业务继续运行。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