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式换热器
是由一系列具有一定波纹形状的金属片叠装而成的一种***换热器。各种板片之间形成薄矩形通道,通过板片进行热量交换。板式换热器是液—液、液—汽进行热交换的理想设备。它具有换热效率高、热损失小、结构紧凑轻巧、占地面积小、应用广泛、使用寿命长等特点。在相同压力损失情况下,其传热系数比管式换热器高3-5倍,占地面积为管式换热器的三分之一,热回收率可高达90%以上。 [1] 板式换热器的型式主要有框架式(可拆卸式)和钎焊式两大类,板片形式主要有人字形波纹板、水平平直波纹板和瘤形板片三种。
供热温度不能满足要求
产生原因:① 一次侧介质流量不足,导致热侧温差大,压降小。② 冷侧温度低,并且冷、热末端温度低。③ 并联运行的多台板式换热器流量分配不均。④换热器内部结垢严重。
处理方法:① 增加热源的流量或加大热源介质管路直径。② 平衡并联运行的多台板式换热器的流量。③拆开板式换热器清洗板片表面结垢。
板式换热器清洗工艺
循环中要定时检查清洗剂的有效性,可以使用PH 试纸测定。如果溶液保持在PH值2‐3时,那么清洗剂仍然有效。如果清洗剂的PH 值达到5‐6时,需要再添加适量清洗剂。终溶液的PH值在2‐3时保持30分钟没有明显变化,证明达到了清洗效果。注意:清洗剂可以回收后重复使用,排放会造成浪费。
达到清洗时间后,回收清洗溶液。并用清水反复冲洗交换器,直到冲洗干净至中性,用PH试纸测定PH值6~7。
完成清洗后既可开机运行。也可以打压试验,看是否有泄漏现象。如果有泄漏,可以采用高分子复合材料进行修复保护,并且可以大大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设备稳定后,记下当前的介质过流量、工作压力、换热效率等数据。
比较清洗前和清洗后数值的变化,就可以计算出该企业每个小时所节省的电费、煤费等生产费用及提高的工作效率,这正是企业采用技术应用的价值补偿。
同样的操作方法也可用于凝汽器、框架式的热交换器清洗。
如企业需要设备进行钝化预膜处理,可按以下流程进行操作:将钝化预膜剂按推荐稀释比泵入设备中(同时在循环槽内悬挂试片);按推荐时间循环、浸泡;检测预膜效果(红点法或蓝点法);排放;水冲洗干净至中性(用PH试纸测定PH值6~7)。
钝化预膜结束后,采用风机等通风设备将系统吹干,可确保并提升钝化预膜效果。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