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备粮江西泰和直属库有限公司6号仓,保管员左训彪在仓内巡查。
南昌5月29日电 题:探访中储粮粮库 智能科技守护“大国粮仓”
记者 王昊阳
仲夏时节,热浪袭人。在***储备粮泰和直属库有限公司6号仓前,保管员左训彪稳步攀上仓库楼梯,轻启仓门,拉开细密的防虫帘,弯腰迈入粮仓内。
仓内清凉宜人,扑面而来的,是稻谷的清香,入眼处,是一片金黄。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一粒粒饱满的粮食,历经阳光雨露,四季更替后,静静地躺在粮仓内,依旧色香未改,新鲜如初。
近一周,黑龙江西部每生产一吨玉米酒精理论亏损增加至274元,吉林企业每生产一吨玉米淀粉理论盈利缩小至262元,山东企业每生产一吨玉米淀粉理论盈利下降至52元。我国新玉米上市量增加和理论生产效益盈利,近期深加工企业开工率进一步小幅上升。
从9月下旬我国私营企业首度批量买入美国高粱以来,有关中国进口不同***谷物的消息不时闪现。从11月上旬询盘乌克兰玉米和大麦,到12月初传闻购入大量澳洲小麦,且多为饲料用途。据观察,采购成本普遍集中在CNF350美元/吨左右,乌克兰谷物成本略低,中国***远船期已经预订到明年夏季。
农业要振兴就必须「插上科技的翅膀」。如今,技术人员不仅可以利用「种地」,还可以把几千年来「看天吃饭」的中国农业,改造成运用现代化科技的「智慧农业」。利用大数据、物联网、移动通信、人工智能等技术,我们不仅摘掉了「缺粮的帽子」,还生产出了质量更优、绿色安全的粮食。
杂交水稻的成功培育和推广,正是科技兴农的佳。1975年,以袁隆平为首的水稻科研团队终于培育出了杂交水稻,平均亩产约650公斤。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