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膜大棚棚膜的安装
薄膜大棚棚膜安装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覆膜。它要求选择在无风的晴天进行,而且要多人合作完成考虑通风,一般分成两幅薄膜大棚棚膜,底脚覆盖1m幅宽的底脚围裙,上边卷人一条塑料绳,配合小筒,固定在各个骨架上,下边浅埋在土中。围裙上边覆盖一大幅塑膜,两膜搭接长度为200-300mm,搭接边做成简状,筒内穿尼龙绳以便固定之用。将塑膜东西拉紧包在山墙外侧埋在土中(卷人精秆或竹节)。每两个骨架间用一条压膜线压紧。当前塑料大棚的使用,应该重视合理安排茬口,以使大棚充分发挥作用,达到增加收入的目的。压膜线上端固定在卷帘机大轴专架后部侧面焊的一根3/4寸钢管上,下端连接在前底脚地梁上预埋的地锚沟上。前地脚外侧铺上500mm宽左右中砂(向棚外侧找坡1%-3%)以利于排水。
冬季天冷,温室大棚升温小妙招
1、加厚温室墙体:温室大棚后墙厚度由普通日光温室底宽2.2m、顶宽1.3m,增加到底宽3.2m、顶宽2.2m,侧墙厚度由底宽2.5m、顶宽1.1m,增加到底宽3.5m、顶宽2.0m,采用该项技术后可提高温室大棚较低温度2-3℃。
2、后屋面采用***保温材料聚苯板覆盖:普通温室大棚后屋面多采用麦草保温,麦草保温效果虽好,但容易腐朽,使用年限短。若温室后屋面用新型保温材料聚苯板两层交错铺设保温层,可有效提高保温效果。
3、采用半地下式建设:温室大棚采用地下0.5和地下1.0m两种形式,经观测地下0.5m可提高较低温度l℃,地下1m可提高较低温度2℃。
4、增设防寒沟:温室大棚在前屋面前脚增设防寒沟,防寒沟深0.8m,宽0.4m,长度与棚长相同,沟内填充8cm厚的新型保温材料聚苯板,可有效提高温室前沿温度3-5℃。
5、增加覆盖棉帘厚度:普通温室大棚覆盖棉帘厚度一般在2-3cm,若将覆盖棉帘厚度增加到5cm,可有效提高3-5℃。
6、“两垄三膜”全膜覆盖:其核心技术是改普通单垄双行栽培为双垄单行栽培,行距随不同栽培作物调整,起宽窄行,在窄行之间做成浅沟,沟上用一幅膜架设地膜小拱棚,地膜边缘门压在两行苗的一侧,在两行苗的另一侧分别覆两幅地膜,形成“两垄三膜”全膜覆盖。该方法提高地温效果明显,通过有效提高地温来提高棚温。增大透光量:增大透光量可提高室温,室温升高后,常进行通风换气,达到降湿目的。
7、更换架膜材料:用铁丝代替竹竿、竹片来架撑农膜,用塑料绳代替竹竿作为攀缘物,能有效减轻遮光度,可使棚室的光照强度增加10%以上,棚室温度提高1℃-2℃,作物的光合效率得到明显改善。
8、大棚作物全都起垄栽培:高垄表面积大,白天接受光照多,从空气中吸收的热量也多,因而升温快。但垄不宜过高、过宽,一般以高15-20厘米、宽30厘米左右为宜。
9、覆盖地膜:可使10厘米处地温平均提高2-3℃,地面较低气温提高1℃左右。
温室大棚的相关知识
1.温室结构
(1)温室的走向,应东西走向,内宽为8到10米,长度为80到100米,其面积应为800到1000平方米。
(2)温室的间距,应不会影响到它的采光为原则,因此短不能低于5米。
(3)温室后屋面,应有保温层,应紧靠后梁依次进行铺设。
(4)立柱一般是使用水泥立柱,则规格为4×0.12×0.08米。
2.施工技术要求
(1)立柱应栽于距后墙根的0.8米处,立柱之间的间隔应为3米,其埋入土中的深度应为40到50厘米。
(2)钢架与预埋件上的钢板,应进行焊接固定,其后坡仰角,应为41到45度。
3.后坡处理
后屋面上,应铺上塑料膜、苇板,或者是毛毡,或者是干土,厚度为50到80厘米。
以上就是为大家介绍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您想要了解更多大棚的知识,欢迎拨打图片上的***联系我们。
温室大棚建多大比较合适?
温室大棚建多大合适?既要节省开支,又要适合植物的生长空间。其实,温室大棚建设不是越大越好,更大的棚体意味着更高的造价和更多的管理成本,过大的温室大棚在日常管理操作中也有诸多不便。
日光温室大棚尺寸南北跨度8-10米、东西长度80-100米为宜。只有在特定的操作环境和针对特殊的种植作物,才有必要建一些大型温室大棚,菜农朋友盲目扩大棚体面积是一种错误的潮流。水肥一体化技术.考虑到温室环境调控、作物生长特性和经济效益,温室建造的较佳规模为跨度8~10米,长度为80~100米为宜。除两层幕外,大棚内还可覆盖小拱棚及地膜等,多层覆盖使用的薄膜为0。
当温室大棚长度过长,一样不利于通风换气,特别是有大风时,棚门一头温度明显低于棚尾,甚至在关掉放风口后也是这样。
同时,温室大棚过长必然会造成农事操作不便,前后走动距离过大,容易使人产生疲劳。如果已经建成,用新塑料膜在温室的中部做一个隔扇,可以直接绑在柱子上,但一定要直通到温室顶部,才能起到减少两边空气流通的作用。
当温室大棚跨度超过10米,也就是过宽时,棚面拱度减小,可以导致前部光线过强且通风条件差,作物就很容易发生病虫害。
如果已经建成,可以在换膜时将前部适当下压,增加拱度,以利通风;或在前部大约第三根钢丝处挂上一层地膜,水肥一体化设备.顺棚顶压到前部地上,避免前部急剧变温。当气温比较高时可以适当加大放风口的宽度来加大放风量。抵御种植风险。
想了解更多关于大棚的相关资讯,请持续关注本公司。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