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接种污泥可用于淀粉、淀粉糖、柠檬酸、酒精、啤酒、造纸、蛋白、食品、味精等行业的污水处理系统中高负荷厌氧反应器(IC、EGSB、UASB等)的启动运行。一般的,在培养颗粒污泥的基质中COD:N:P=110~200:5:1。而有机废液的基质可分为偏碳水化合物类和偏蛋白质类。为了能顺利培养出颗粒污泥,对于偏碳水化合物类的污水需要添加N和P。而对于偏蛋白质类的污水需要添加碳源(如葡萄糖等)。
有文献报道在使用颗粒污泥低温驯化后处理底浓度制药废水的实验中,COD的去处率达90%,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反应器内pH值范围应控制在产甲1烷菌适的范围内(6。8-7。2)。由于不同性质的废水有不同的pH值,为了保证反应器内pH值的稳定,防止酸积累而产生的对产甲1烷菌的***,可采用向废水中添加化学***如NaHCO3、Na2CO3、Ca(OH)2等物质。
影响颗粒污泥形成因素碱度一般认为,进水水质中碱度通常应在1000mg/L(以CaCO3计)左右,而对于以碳水化合物为主的废水,进水碱度:COD>1:3是必要的。有学者研究表明,在颗粒污泥培养初期,控制出水碱度在1000mg/L(以CaCO3计)以上能成功培养出颗粒污泥。在颗粒污泥成熟后,对进水的碱度要求并不高。这对降低处理成本具有积极意义。
厌氧废水处理技术是非常经济的技术,在废水处理成本上比好氧处理要便宜得多,特别是对中等以上浓度(COD>1500mg/L)的废水更是如此,尤其适用于高浓度有机废弃物的处理。厌氧处理成本的降低主要由于动力的大量节省,营养物添加费用和污泥脱水费用的减少。即使不计沼气作为能源所带来的收益,厌氧方法处理费用也仅为好氧方法处理费用的1/3或更低。如所产生的沼气加以妥善的利用,则处理费用更会大大降低,甚至带来相当可观的利润。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