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能够顺利培养出颗粒污泥,对于偏碳水化合物类的污水需要添加N与P。而对于那些偏蛋白质类的污水需要添加碳源(如葡萄糖等)。培养颗粒污泥首先对基质有着一定的要求,一般的,在培养颗粒污泥的基质当中COD:N:P=110~200:5:1。而有机废液的基质可以分为偏碳水化合物类与偏蛋白质类。文章根据国内外对其的新研究成果对厌氧颗粒污泥的形成机理、特性以及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阐述。
厌氧颗粒污泥大多数为黑色或者***,呈相对规则的球形与椭球形。成厌氧颗粒污泥(简称颗粒污泥)表面边界清晰,直径变化范围为0114~5mm,大直径可以达到7mm。与传统的脱氮工艺(硝化和反硝化)不同,生态友好的厌氧氨氧化工艺能够通过将亚作为电子受体将铵直接氧化成二氮而在氮循环中创造捷径。废水中的厌氧处理主要依靠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来达到处理的目的,不同微生物的生长需要不同的温度范围。
厌氧颗粒污泥的生长条件:在厌氧反应器的运行中,大家比较关心的就是厌氧反应器跑泥或者不长泥,有些时候厌氧颗粒污泥流失过多,甚至需要重新采购颗粒污泥。那在厌氧反应器运行中,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厌氧颗粒污泥在培养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呢?首先需要我们会判断厌氧颗粒污泥的维持和生长状况,主要的指标有稀释率和微生物的生长速率。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