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冲床使用中应注意的事项有哪些?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一般来说,数控冲床的使用环境没有什么苛刻要求,可放置于普通机床一样的生产车间。话虽然这么说,但由于数控冲床中含有大量的电子元件,它们怕阳光直接照射,也怕潮湿和粉尘、振动等,这些匀可使电子元件受到腐蚀变坏或造成元件间的短路,引起机床运行不正常,这些一般在安装机床时就已经注意了。对于使用者而言,主要是注意周围环境的保护,比如说下雨天,就要注意不要将雨伞带到生产现场,更换鞋子等。
数控冲床的使用比使用普通冲床的难度要大,因为数控冲床是典型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它牵涉的知识面较宽,即操作者应具有机、电、液、气等更宽广的知识,因此对操作人员提出的素质要求是很高的。
目前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是数控冲床的用户越来越多,但机床的利用率却不高,当然有时是生产任务不饱满,但还有一个更为关键的因素是数控操作人员素质不够高,碰到一些问题不知如何处理,特别是新购机床,由于电子元器件的质量问题,以及运输中受到的振动等因素影响,在正式投产3 ~ 6个月内数控系统出现一些故障现象,往往在维修手册中是查不到的,也可能以前从未遇到过,这就要求使用者具有较高的素质,能冷静对待问题,头脑清醒,现场判断能力强,当然还应具有较扎实的数控基础等。
一般情况下,新购机床时机床厂家会为用户提供技术培训的机会,时间虽然不长,但他们的针对性很强,用户应予以重视,所送人员应包括以后的机床操作者。操作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不是一时二时的事,而要抓长久,在日后的使用中应不断积累,还有一个值得一试的办法是走访一些同类机床的老用户,他们有很强的实践经验,有发言权,可请求他们的帮助,让他们为操作者进行一定的培训,这是短时间内提高操作人员综合素质有效的办法。
激光数控冲床模具位移的处理方法有哪些?
目前激光数控冲床模具位移的处理方法比较多,下冲压模具保持与其他模具相同的高度,特殊成形模具可以通过拆卸和组装方法来加工,原材料变形可以被拒绝,或者在生产前切成小块边角料模具的下模太低,不够高等,无法在冲压过程中被切断,上模和下模的高度应该重新调整,机器和轴承应定期维护,刀头螺栓孔应清洁干净。
如今的数控冲床模具,在加工过程中变形的原因有模具的下模太短、模具太远而不能相互干涉、冲压位置太靠近夹爪以及工艺变形等许多因素,激光数控冲床的模具变形处理,也有许多不同的处理方法,可以利用升高下模的方法进行,尽可能远离其它的模具,两个成型模具会相互干扰,因此需要安装在一起,同时不能在边缘上使用任何其他模具,否则它们会产生变形。
在冲孔位置和夹爪位置之间,应保持一定距离尽可能用多孔模具冲压网格,冲压时由外向内加工,交错处理芯片的下芯片应该与其他芯片的高度相同,特殊成形冲头有变形,这可能是由于压力过大造成的. 正确调整或更换模具中的弹簧,并升高下模具。
现在的激光数控冲床在加工过程中,产生位移的原因是下模太高、原材料变形、模具没有穿孔、材料被拉动、机床精度降低等问题造成的,当以佳间隙冲压模具时,废料的面和光亮面具有相同的作用,这可以小化切削力,及时磨削能有效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
如何设置数控等离子切割机引入线?
众所周知,数控切割机由于采用全电脑操作,其加工切割效率明显高于手工操作,但相应存在的问题是对切割焰的控制和把握上还不太精 ,加上考虑到对易损件使用寿命的影响,一般在采用数控切割时,需要从边缘起割,当割缝质量及宽度达到要求后转入正式零件下料。而这之间的一段距离我们称之为引入线。
引入线的长度会根据切割零件的材质、厚度以及切割能源情况有所变化,但总体控制在1-10mm范围内均可。至于引入线的位置设计则会根据切割保留部分有所变化,总结来说,当切割保留为外轮廓时,引入线位置应该在轮廓以内;当切割保留部分为内轮廓时,则相反。
除此之外,在引入线设计时,应考虑到对整板的损耗,其位置尽量考虑边缘和顶角更为适合,以减少材料损耗。
在引入引出线补偿面,目前少数数控系统会提供类似功能,以YDHG系列数控系统为例,所提供的引入引出线补偿方法能有效解决引割点过烧留的质量问题。用户可根据焊接或机械加工的需要,自主选择起割点少量过烧、留小尾巴、或近似平滑的起割点引入引出方式。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