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采集的技术路线
1. 有上位机系统的设备
其上位机系统往往已经对设备层的数据进行了采集、存储,因此,对于这种有上位机系统的设备,我们首先选的数据采集方案就是直接从上位机系统中获取设备的数据,而不是去和设备打交道。这样就能够把一个OT的问题(设备层的数据采集)转化为IT的问题(两个信息系统的信息集成)。
2. 基于TCP/IP通讯协议的设备
对于生产现场中没有上位机系统的众多设备,我们就需要从设备所支持的通讯协议角度入手,制定数采方案。
3. 基于非TCP/IP通讯协议的设备
这一类协议不属于TCP/IP协议簇,往往在硬件接口方面就与以太网不兼容,比如RS-485等。因此,对于这类设备的数据采集首先需要增加网关,将其协议转换为TCP/IP协议,才能接入到车间的网络中并进行协议解析。
4. 不具备通讯接口的设备
这类设备一般为老旧设备,比如那些不带数控系统的机床。遇到这样的设备也是一件比较头疼的事情,我一般会建议不要做这种设备的数据采集,如果一定要做,也可以在机台上放置一个触摸屏之类的设备,用人工辅助的方式采集一些生产相关的信息。
数据采集卡的一些主要参数的意义是什么?
1、路数,通道数同一概念,就是你输入有几个路信号,采集卡上一般有4、8、12、16、32、64等路,有差分和单端两方式输入,单端接正负极,差分还要接一个地。例如单端32/差分16路。
2、采样率、更新率是同一意思,就是采集的信号他的变化快慢,采样率要取被采信号频率的10倍以上
3、分辨率:采样数据低位所代表的模拟量的值,常有12位、14位、16位等,(12位分辨率,电压5000mV)12位所能表示的数据量为4096(2的12次方),即±5000 mV电压量程内可以表示4096个电压值,单位增量为(10000 mV)/ 4096=2.44 mV 跟精度属同一概念。
数据采集的两种方法
数据采集通常有两种,一种是从数据源收集、识别和选取数据的过程。另一种是数字化、电子扫描系统的记录过程以及内容和属性的编码过程。数据采集内容包括了可视化的报表定义、审核关系的定义、报表的审批和发布、数据填报、数据预处理、数据评审、综合查询统计等功能模块。通过信息采集网络化和数字化,扩大数据采集的覆盖范围,提高审核工作的全方面性、及时性和准确性;实现相关业务工作管理现代化、程序规范化、决策科学化,服务网络化。所以采用数据采集卡进行工作是非常方便的,而且随着技术的进步数据采集卡的功能会越来越强大。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