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冰被成功地工业性大量生产是在1925年的美国设立的干冰股份有限公司。当时将制成的成品命名为干冰,但其正式的名称叫固体二氧化碳。当喷射角度大于70?并继续增加时,Cu杂质含量突然大幅度增加,接近未清洗时杂质含量。1928年日本从干冰股份有限公司得到了制造销售权,成立了日本干冰株式会社,也就是昭和碳酸株式会社的前身。干冰清洗的流程,干冰清洗是利用压缩空气动能带动干冰清洗机里干冰,干冰通过***设备将干冰和气体混合再通过管道和***喷嘴喷射到物体表面,从而达到清洗除污的效果。

石油化工电力:清洗主风机、气压机、烟机、汽轮机、鼓风机等设备及各干冰喷射式加热炉、反应器等结焦结炭的清除。清洗换热器上的聚树脂,清除压缩机、储罐、锅炉等各类压力容器上的油污、锈污、烃类及其表面污垢,清理反应釜、冷凝器,复杂机体除污,炉管清灰等。可对电力锅炉、凝汽器、各类换热器进行清洗;可直接对室内外变压器、绝缘器、配电柜及电线、电缆进行带电载负荷(37KV以下)清洗;清洗系统通过高压空气将干冰清洗机的干冰粒喷射到需要清洗的工作表面,利用温差的物理反映使不同的物质在不同的收缩速度下产生脱离。发电机、电动机、转子、定子等部件无破损清洗;汽轮机、透平上叶轮、叶片等部件锈垢、烃类和粘着粉末清洗,不需拆下桨叶,省去重新调校桨叶的动平衡。干冰清洗的益处:使被清洗的污染物有效地分解;由于这些污染物被清除减少了电力损失;减少了外部设备及其基础设备的维修成本;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非研磨清洗,保持绝缘体的完整;更适合预防性的维护***。

1930年,美国制造“干冰”就在实验室中做试验用。
1945年,美国将干冰作为喷射介质,清除各种油脂。
1963年,雷金纳德·林德利用喷射二氧化碳颗粒的办法“从骨头上剔除肉”,获得一项专1利。
1972年,埃德温·瑞斯以“喷射高速干冰颗粒从物体上去除残余部分”的办法,而获得一项专1利。1977年,卡尔文·冯以“用可挥发性颗粒介质进行喷砂”获得专1利。
80年代初,美国利用干冰颗粒喷射弹道轨迹和低温龟裂之原理,解决了军事领域导航系统、核动力发电系统设备清洗维护及特殊需求。其时制冰机外观粗糙、体积庞大,重约60多吨,而且干冰颗粒制造效率很低,硬度不高,规格尺寸单一,使其利用受到很大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