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装箱原本只是简单的运输工具,但当人们发现它还可以用来居住,便一发不可收拾,这个低调的新型建筑不仅低碳环保,还散发着的艺术气息,只要从它身边经过,就会为它深深着迷。
集装箱建筑是一种崭新建筑类型其发展历史仅有20年而近10年集装箱建筑才广泛进入我们的视野上世纪70年代英国建筑师Nicholas Lacey曾提议过把集装箱改造成可居住型建筑的概念但当时并没有受到广泛的关注直到1987年11月美国建筑师Phillip Clark从***上提出了将钢制船运集装箱改造为建筑的技术并在1989年8月通过从此之后集装箱建筑渐渐地出现。
传统建造方式中,由地基到成型须在工地一砖一瓦堆砌而成,而集装箱建筑将集装箱元素引入到装配式建筑体系中,它保留了集装箱的体形概念,集可整体移动和吊装功能与一身,在工厂中完成单人模块的流水作业大批生产,在施工现场仅需进行组装与拼接,将房屋建造时间缩短60%以上,而它以机械化生产代替手工生产的方式,可将人力成本少节约70%,并使现场管理、材料堆存和施工安全性得到好的保障,同时将发展循环经济纳入自己的战略事业,以既有集装箱为基本模块改装房屋,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利用集装箱钢柱及侧墙本身就是建筑受力钢结构的特点,将集装箱模块化单元的自由组合形成房屋建筑的基本结构,在建造过程中大量节省钢材与混凝土的使用,达到节能环保目标。
“在保障房供应比较紧张或对购买人有严格限制的情况下,开发‘集装箱房屋’也许是未来解决低收入人群住房难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房地产营销策划谢逸枫认为。他称,目前中国虽不可能在短期内实施“集装箱房屋”的政策,但是,至少可以采取“集装箱房屋”在部分城市或者个别城市“试点”的方式进行,适当放开,等待时机和条件成熟之后,再放到进行实施和分布及广泛推广。
他认为,“集装箱房屋”成本小,满足了部分市场需求,还可以减少人们因高房价而对社会的愤怒情绪;解决因高房价或经济收入低而购买不起房的人,以及部分流动人口在城市边缘生活的居住问题。后,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对房价上涨过快的现象,具有一定***作用。在他看来,“应该认真考虑这个关系到民生的大问题”。
实际上,他的建议早前便引起了部分官员的重视。青岛市政协副宋修岐日前撰写了《关于解决城区弱势群体住房困难、推广建设集装箱房屋的建议》。他认为,集装箱房屋的出现,为快速建设一批保障性住房,供各类特殊群体使用提供了条件。集装箱房屋主要可满足城市低保家庭的廉租住房、进城务工人员租赁住房、新毕业大学生过渡性住房、***户的过渡性住房、活动军营用房等用途。
宋修岐认为,目前在我国,集装箱循环利用尚处起步阶段,集装箱房屋的建设属于新兴产业,整个社会对此了解不多,重视不够,在建设用地和规划审批等方面,都没有相应的政策支持。对此,他建议: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社会认可度,将建设集装箱房屋纳入住宅建设的统一规划,制定优惠政策推动集装箱房屋建设快速发展。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