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出破碎渣土,进土方园林关乎植物生命,植物与土壤如同人与饮食。园建基础常见碎砖渣土作垫层,然后用挖掘机碾压夯实,再铺碎石找平虽逊于素土分层夯实碎石找平,未尝不可;但绿化景观对地基和种植层土壤要求高,马虎不得也将就不得。地基除***无害外还得排水通畅,种植层以壤土好,土壤厚度大乔木区域一米五以上,乔灌木一米左右,地被草五十公分左右。
为减少渣土出运常就地深挖掩埋或转做园建地基;进土方比测算量多30%为好,因为有沉降和损耗,加之哪怕是多余的种植土也能被绿化微地形消化,所以土方宜多不宜少。4. 雨污水开沟埋管,砌筑井地下管道埋设常在基础地形整理好后进行。楼盘小区的管道有电力电缆、、通讯光缆以及消防管道等,这些都是***分包出去的。园林常见的地下管道有污水管、雨水管、绿化给水管和建筑小品电缆管。
污水管的埋深由就近的市政污水管决定,雨水管埋深由就近的雨水管决定。市政管道足够深,埋深的自由点,排水也就顺畅,反之则要控制好放坡大小。地形整理好后就赶工开沟放管,填沙覆土。管道放坡要连续顺畅,管道周围填沙充实,管面覆沙厚度5公分左右,这样能保证排水,同时避免管道被人为***而返工。
绿化给水管、电缆管一般分布在土壤表面下30公分的位置,常在路基硬化前埋设,再在需要时连通。一般情况下,雨污水井砌筑圆井,内空下口90公分上口70公分;雨水篦子砌方井,内空25*45;阀门井方形,内空70*70。
(五)乔木种植后的养护管理
1. 浇水控制
(1)栽植后当时浇透遍水,三天内浇第二遍水,一周内完成第三遍水,浇水应缓浇慢渗,出现漏水、土壤下陷和乔木倾斜,应及时扶正、培土;
(2)粘性土壤,宜适量浇水,根系不发达树种,浇水量宜较多;肉质根系树种,浇水量宜少;
(3)土虽不干,但气温较高,水分蒸腾较大,应对地上部分树干、树冠包扎物及周围环境喷雾,时间早晚各一次,在上午10时前和下午15时后进行。灌溉要一次浇透。如有需要可覆盖根部,向树冠喷施抗蒸腾剂等方法降低蒸腾强度。严寒的冬季中午浇水为宜;
(4)久雨或暴雨时造成根部积水,必须立即开沟排水。
2. 培土措施(1)种植的土壤,出现低洼和积水现象时,必须培土,使根颈周围的土高出周围5cm左右;
(2)乔木根部附近的土壤要保持疏松,易板结的土壤,在蒸腾旺季须每月松土一次。3. 剥芽(1)树干部位的萌芽应全部剥除,对切口上萌生的丛生芽必须及时剥稀,保留树冠部位能形成树冠骨架形态的萌芽;
(2)常绿树种,除丛生枝、病虫枝内膛过弱的枝外,当年可不必剥芽,到第二年修剪时进行。
谈起日式庭院的景观设计,一般人会联想到由石块、枯山水、竹篱等传统日式元素构成的美丽意境,但由于当今居住环境空间的限制,庭院设计更多地保留了一些日式元素,运用了更为自由的设计手法,营造出具有强烈现代气息的庭院,即所谓的“新型日式庭院”。
今日特别推出了一些新的日式庭院设计风格,通过很小的改动就能增添不同的韵味。
日式庭院一般由树木、植被、引水管、水盆、竹篱、灯笼、石块、沙地等组成。在这些小元素中,竹篱、灯笼、水钵等被称为装饰物,用来增添院落景致。
树木景观
日式院落中树木的种类,大致可分为常绿树和落叶树两种,而两者的合理布局对院落景观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植物群落是指紧靠地面生长的大地上的植物,也包括一些低矮的灌木类、细竹类、苔藓类植物。
水盆
一小品名“逐鹿”,是日本园林中的一种竹制品,利用杠杆原理,当竹筒上部注满水,自然向下倒空中水,然后再向上翘起头,***原有的平衡,尾部撞击石头,发出清脆的响声,十分有趣。宾客由外庭到内庭喝茶,先取之水,先洗手,先洗清晦气,再与主人喝茶,茶水一般取之他自己。
竹篱
竹篱是日式庭院的基本元素,主要作为围屏使用;许多院落四周用竹木做成的高篱笆,既有东方朴素的美,又能提升花园的性。竹篱的原料除原生竹外,近年来铝、塑料竹也因其耐腐烂等特性而被广泛使用。
石雕灯笼
传统石雕灯笼也有多种风格,一般在其中点上蜡烛,晚上就会有很好的景观效果。不用灯光照明因其自身的造型与美感,也是一种的景观小品。
枯山水景观设计
枯水期的寺庙多见于小巧、宁静、幽深的禅寺。在其特有的环境氛围中,将白色沙子铺成细耙,叠放有致的几组石块,便可对人的心情产生魔力。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