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木起挖后处理1. 苗木起挖后应及时运输。
2. 根系修剪,修剪过长的主根、侧根和受伤根系,根径达2cm以上的使用伤口涂抹剂进行根部伤口消毒,防止受伤根系腐烂。
3. 根系保湿,喷保湿剂或泥浆蘸根,减少根系失水。再用湿润的麻片、草绳包裹保湿。
4. 枝叶的适当修剪:为减少苗木水分蒸腾,装车前对枝叶进行适当修剪,***减除折断枝、过密枝、重叠枝、轮生枝、下垂枝、徒长枝、病虫枝,要求剪口平滑,并涂伤口涂抹剂。
5. 收扎树冠:乔木的树冠均采用全冠幅的保护,取树后,应及时进行多次收枝。理顺细小枝叶后收紧分枝;再把整理好的各分支依次收紧。保证乔木的冠幅、枝杆不受到损失。收扎树冠时应由上至下,由内至外,依次向内收紧,大枝扎缚处要垫橡皮等软物,不应挫伤乔木。
6. 临时假植:不能及时移植或装运的乔木,要立即进行临时性假植。选择地势高,背风排水良好的地方假植。假植要疏摆、深埋、培碎土、踏实不透风。假植后人员要经常检查,防止乔木风干、霉烂和遭受鼠、兔危害,必要时设置防风障。
景观设计中的地形处理的功能性价值
1、地形处理能够通过调整地形高低落差层次的变化来分隔空间,这种设计方式能够利用地形高差实现更丰富的绿化层次,不仅美化环境,同时又降低风阻力、降噪等对隔壁环境的干扰。例如市政道路退线绿化带,就是一个对地形设计要求较高典型的例子。
2、地形处理与利用具有提高排水效率与引导视线的作用。设计过程中,依照地势设计排水管道敷设路径,运用地势高低特性,自高到低的自然重力现象能够更有效提高排水效率。此外,景观重要节点经常出现于地形的高处或是重要位置,利用地形对人们视线的引导,将人的视线引导至某一个至高点。
3、地形的处理与利用还具有增加绿化面积、为游客提供更多精彩的游憩空间的功能。利用景观设计区域内地形的起伏变化,微地形或自然山形地形地势在一定意义上增加绿化面积与层次感,为植物提供更多的生存空间,丰富景观中的植物群落;同时也提供更多的与半的趣味性景观,这样更能丰富景观的视觉层次和对景观环境的体验。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