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木起挖后处理1. 苗木起挖后应及时运输。
2. 根系修剪,修剪过长的主根、侧根和受伤根系,根径达2cm以上的使用伤口涂抹剂进行根部伤口消毒,防止受伤根系腐烂。
3. 根系保湿,喷保湿剂或泥浆蘸根,减少根系失水。再用湿润的麻片、草绳包裹保湿。
4. 枝叶的适当修剪:为减少苗木水分蒸腾,装车前对枝叶进行适当修剪,***减除折断枝、过密枝、重叠枝、轮生枝、下垂枝、徒长枝、病虫枝,要求剪口平滑,并涂伤口涂抹剂。
5. 收扎树冠:乔木的树冠均采用全冠幅的保护,取树后,应及时进行多次收枝。理顺细小枝叶后收紧分枝;再把整理好的各分支依次收紧。保证乔木的冠幅、枝杆不受到损失。收扎树冠时应由上至下,由内至外,依次向内收紧,大枝扎缚处要垫橡皮等软物,不应挫伤乔木。
6. 临时假植:不能及时移植或装运的乔木,要立即进行临时性假植。选择地势高,背风排水良好的地方假植。假植要疏摆、深埋、培碎土、踏实不透风。假植后人员要经常检查,防止乔木风干、霉烂和遭受鼠、兔危害,必要时设置防风障。
下沉式广场出入口景观环境的功能
1、游逛的功能
游逛是一种散漫的、非连续的步行,分为有目的和随意两种。有目的的游逛主要是为了到达既定地点,而随意的游逛是一种行走与停留、观赏相结合的方式。这两种游逛的形式都需要在铺装的选择上、景观小品的布置上注重打造显眼的标识,这样才能给人们带来无障碍无干扰的游逛体验。
2、观赏
人们在观赏中,习惯把***对象的形象作为整体特征,在景观环境的设计上要讲究活泼多变。为了打造良好的观赏空间,景观的设置上要具有一定的层次,善于利用遮挡关系,放大被观赏空间,有效遮挡不良景观,营造出如中国古典园林中步移景异的景观效果。为了提升行人与环境的交互性,除了注重视觉上的打造,也可以关注到“触感”,通过材料质感的变化为人们创造不同的感官体验。
3、交往的功能
交往是人们通过参加集体活动而获得信息与心理满足的一种交流行为。地下空间入口中的交往,往往具有强烈的偶然性,主要受到周边环境的影响。像同行人之间的交流一般需要相对安静的环境,而像推销、询问或儿童活动这种产生在公共场所中的交流,一般要有相对开敞的空间和平坦的铺装。
旧工业区景观改造方法
1、景观设计元素整体协调统一,合理布局景观小品、统一标识系统。根据功能分区选择与区域需求配套的景观小品,如休闲设施、灯光照明、景观雕塑,城市家具等,其风格统一中富有变化,与整体景观环境相协调。标识系统以清晰明确为首要前提,保证园区指引导行的功能,标识造型简洁美观与整体景观环境相协调,在提高园区的导航能力的同时,保证景观品质。
2、优化道路交通架构,老旧厂区交通道路由于建造年代久远,原有车道宽度和布局不满足现***展的需要。将园区主次干道合理优化整合,拓宽主干道并预留足够的地面停车空间,道路宽度可预留临时停车的空间。整合部分不常用不必要的次要交通道路作为景观用地,使用于休闲***的景观空间更加集中完整。
3、绿化种植设计,首先根据园区功能分区划分绿地用地功能属性,具有隔离美化道路属性的道路绿地,统一按道路性质划分绿化分级标准。为保证视线的通透,有视距要求的交通主干道采用高大乔木和低矮灌木的组合。以人行为主的道路可采用满铺灌木,配置花色较好的小乔木。绿化带6米以上适当考虑地形处理,缓坡的处理使绿化配置更有层次。道路绿化整体配置要求是统一中有变化,以完整统一为首要前提。立体交通如园区的桥梁连廊,主要以观赏价值的植物为主,可采用攀爬垂钓型绿植,对立体空间进行美化。集中的公共绿地以休闲休憩为主要功能,配置上绿地外围灌木加小乔木的方式对场地适当围合,与繁杂的交通进行隔离。配置上以呼应景观风格为基调,融入景观小品和设施。
4、保留与改造,对旧工业厂区景观改造中,对厂区原有的景观根据其破损情况划分为三种保留方一是整体保留功能系统和景观完好的部分。二是部分保留废旧的片段,保留的部分或作为承载历史记忆的标志性景观。三是对于建筑或构筑物局部构件的保留加以艺术上的改造,从构件中窥见历史的蛛丝马迹。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