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放与音箱的匹配方案在人耳听域的20Hz~20kHz内
功放与音箱的匹配方案 在人耳听域的20Hz~20kHz内,真正集中大量能量的音乐信号一般在中、低频段,而高频段能量仅相当于中、低频段能量的1/10。所以,一般音箱高音损失的功率比低音喇叭低得多,以求高低音平衡;而功放好比一个电流调制器,它在输入音频信号的控制下,输出大小不同的电流给音箱,使之发生大小不同的声音,在一定阻抗条件下,要想让标称功率为200W的功放达到400W或几倍的输出其实很容易,只是功放的失真(THD)将会大大地增加,这种失真主要产生在中、低频信号中的高频谐波,其失真越大,高频谐波能量就越大,而这些高频失真信号都将随高频音乐信号一同进入高音头,这就是为什么小功率功放推大音箱会发生烧高音头的原因。日本的线材,大多极为重视导体的纯度绝缘材料的光洁度,以及导线的线径、总股数,不讲究线材结构,强调以高纯度的导体材料来改进传输效果,其音色表现也比较中性。 据悉,功放与音箱功率配置的具体标准应该是:在一定阻抗条件下,功放功率应大于音箱功率,但不能太大。在一般应用场所功放的不失真率应是音箱额定功率的1.2-1.5倍左右;而在大动态场合则应该是1.5-2倍左右。参照这个标准进行配置,既能保证功放在状态下工作,又能保证音箱的安全,即使对经验不足的操作人员,只要不是操作严重失误或前级周边设备调校不当,就能让音箱和功放工作在稳定状态。
音响系统与听音房间的匹配
音响系统与听音房间的匹配 一、房间大小与机器功率之间的匹配功率放大器的功率输出必须根据房间面积大小、高度、容积等条件来选择,主要保证重放时有一定的声压,而且要和音箱功率基本匹配。功率太小音量不够,太大又造成浪费。注意:不带磁性的小改锥,另外,在旋紧螺钉时,千万别用力过大,以免把螺钉给弄滑丝了。一般家用根据经验,胆机20W~50W,石机50W~100W额定输出功率就可以了。 二、听音房间的空间尺寸为了避免产生驻波,房间的空间尺寸的比例要合适。消除或者至少避免声波因四周墙壁在某一频率上产生共振,可大大提高系统重放时的声音清晰度。一旦共振发生将很难消除,一间尺寸和装修都已经固定的房间,并不是什么器材和音源都可以重放的。一般家庭的客厅比较容易出现驻波的频率大约在80Hz~300Hz,根据很多资料的介绍,听音房间的长、宽、高比例应该是1.618:1:0.6侣,如房间尺寸差异太大,可以在装修时通过调整天花板吊顶的高度来弥补,而宽度则可以调节墙面装饰物的厚度(如电视墙、酒柜墙、古董架等)来弥补。 三、听音房间的混响时间对于不同尺寸、构造,特别是室内六面材料都不同的房间,都存在不同的混响时间。混响时间的长短主要和发声清晰度构成一对矛盾,混响时间太短,声音枯燥发干,混响时间太长,声音混淆不清,大量细节将无法在声场中重现,大大影响欣赏音乐的效果。
使各种扬声器都工作在的音频段振膜尺寸和材料
使各种扬声器都工作在的音频段 振膜尺寸和材料不同的扬声器,其工作频带也不同。口径越大的扬声器,则低频特性就越好。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电位器内会有灰尘或杂质落入,电位器的触点也可能会氧化生锈,造成接触不实,这时在调整音量是就会有“噼里啪啦”的噪音出现。所以,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情况下,18英寸的低音效果肯定优于15英寸的低音效果就是这个道理。 振膜材料的刚性和脆度越好、质量越轻,放音的高频特性就越好。很多高音扬声器采用钛膜或铟膜作为振膜材料,就是为了提高其高频特性;而低音扬声器的振膜一般采用纸、碳纤维、布和橡皮(边)等材料,以利于低音再现。 使用分频器可以将高频信号送到高音扬声器中,低频信号送到低音扬声器中,高、低频信号各行其道,尽可能大地利用了各自扬声器的工作频带优势,以保证不同工作频段的扬声器充分发挥作用,使各频率的放音特性更加均衡一致。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