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放与音箱的匹配方案对各个组件的分析能力
功放与音箱的匹配方案 对各个组件的分析能力大多数人都未必具备,但对于音箱和功放,动手的机会则不少。 尤其是在***扩声领域里,音响器材的配置十分考究,其中功放与音箱的配置也是的。因此,如果能够将这些输入端短路(接地),就不会让噪声进入音频信号的通道。虽然音箱的使用说明会向用户推荐一些所需配置的功放,但是用户面对诸多型号的功放往往还是会感觉无从下手。音箱和功放两者功率如何选择才能达到匹配呢? 功放与音箱的配置所涉及的方面很多,例如功放牌号、功率管类型以及低灵敏度音箱应配置哪种功放等。功放与音箱的具体配置很难找到一个统一的标准,一般来说与设计人员的经验、爱好、听音习惯等因素有关。一些用户为了节省开支常给音箱配置较小功率的功放,有些用户为了所谓的“功率储备充足”给音箱配置很大功率的功放。“小马(功放)拉大车(音箱)”和“大马拉小车”显然都不合适,因为这样配置会给设备造成损坏。而在功放与音箱的配置中,功放功率的确是关键。 从技术方面考虑,功放与音箱配接有下面几点要注意:功率匹配、功率储备量匹配、阻抗匹配、阻尼系数的匹配等问题。一方面,要考虑听音室内安置几路音箱系统,的功放仅有1-2路功率输出,配置的双声道立体声系统即可;比较复杂的功放要配置4-6路功率输出。而功放的输出功率与音箱的承受功率必须配好,以防不慎烧毁音箱。
音响系统与听音房间的匹配
音响系统与听音房间的匹配 首先是音箱应靠房间墙壁的短边(宽)摆放左右。这是在多媒体音箱身上出现次数的故障,相信很多用户都有这样的体会,在使用一段时间后,调节音箱的音量往往会出现这个情况。音箱中心对中心大约等于0.7倍墙壁短边尺寸,音箱背后离墙壁约0.5~1.2m之间,如果音箱开有后倒相孔,那就要多调整几次。音箱喇叭面向前指向要求尽可能距离长一些,如能穿过饭厅或厨房通过门窗洞孔与外相通则更好,可以通过打开或关闭门窗洞孔的面积来调整声波的吸收和反射。 其次,用高强度的石膏纤维板来做天棚,沿房间四周设置,宽度约0.7米,高度0.3米成内空型,完全能吸音,建议不要整个房间满吊装。墙面用石膏制成的工艺浮雕砖设置电视墙,用木工板制作的酒柜墙、古董架等,墙面已经占用差不多了,剩余部分用乳胶漆涂刷处理。 混响时间就是指声源停止发声后,混响声能衰减60dB所需的时间,其计算公式很多报刊均有介绍:T60=0.163V/sa式中:T60为混响声能衰减60dB所需时间的符号,V为房间的体积,S为房间六面面积的总和,a为各面材料的平均吸声系数。
减少同一音箱中的不同扬声器之间产生的声音干涉现象
减少同一音箱中的不同扬声器之间产生的声音干涉现象 对于高、低音分离式音箱中的高音扬声器和低音扬声器来说,虽然它们的工作频段不同,但是如果将全频信号不加分频地送人高音扬声器和低音扬声器,肯定会出现高、低音扬声器同时发出相同声音的情况,当不同扬声器的相同声音相遇时,就很可能产生声波互相干涉现象。20-20kHz就表示该设备能够发出20Hz-20kHz频段的信号,这段频率被称为频率范围,而±3dB表示发出20Hz-20kHz信号时,信号强度的振幅在±3dB内波动。 有一点声学常识的人都知道,一旦出现声音干涉现象,就会出现梳状滤波效应、驻波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均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声音的良好再现。 设置分频电路后,高音和低音扬声器分别获得自己工作频段声音信号,它们之间发出声音的频率范围几乎不覆盖,除音箱分频点和分频交叉区域还会存在少量干涉外,其余频率声音的干涉现象根本就不再存在了。 分频点和分频交叉区域会存在声音干涉现象的原因很简单,由于分频器的分频衰减率不可能做得无穷大,在分频交叉区域,尤其是在分频点,高音扬声器和低音扬声器会同时存在对方频段的声音,这时出现声音干涉现象在所难免。所以说,分频器的分频衰减率做得越高,分频交叉区域就越小,扬声器问的声音干涉就越小。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