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筒的常见安装方式
常用安装方式的比较:
(1)弹簧压入式:
a.无动力辊筒中常用的安装方式,安装和拆卸非常方便,快速;
b.机架内宽和辊筒间需要有安装余量,根据直径、孔径和高度的不同会有差异,通常单边留0.5~1mm的间隙;
c.需在机架间增设拉杆,用于稳定和加固框架;
d.不建议链轮辊筒采用弹簧压入式等松散连接的安装方式。
(2) 内螺纹:
a.它是链轮辊筒等动力式输送中常用的安装方式,通过两端的螺栓,把辊筒和机架连接成一个整体;
b.安装和拆卸辊筒耗时相对长;
c.机架安装开孔不应过大,以减小安装后辊筒的高度差(间隙一般取0.5mm,以M8为例,建议机架开孔Φ8.5mm);
d.当为铝型材机架时,建议选择“大轴径小螺纹”的配置,防止锁紧后轴穿透铝型材。
(3)扁榫:
a.源于矿山槽型托辊组,圆轴芯端两侧铣平后卡入对应的机架槽内,安装和拆卸极其简易;
b.缺少向上方向的约束,所以多用作皮带机托辊,不适用于链轮、多楔带等动力输送。
关于滚筒的皮带的选择方式
我们大家知道整个滚筒的结构包括一个重要的配件,那就是皮带,皮带的选择正确与否对于滚筒的正常使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很多客户反馈不知道该如何选择皮带,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关于滚筒的皮带的选择方式来方便客户来了解皮带选购的相关内容。
1.皮带的型号要与滚筒的需求型号相一致,如果型号不一样,那么就要看皮带安装上以后是否存在打滑或者是在负载情况下能否正常使用。
2.皮带的宽度一般占据筒体的三分之二比较合适,因此选择的时候可以事先测量一下筒体的大小。
3.特殊用途的皮带需要额外进行考虑。
滚筒的皮带的选择方式有很多,皮带太松或者是太紧都会对滚筒产生不好的影响,甚至导致滚筒的损坏,皮带跑偏也会加剧皮带的磨损,因此认真选好皮带,也是为了滚筒的正常运行。
电动滚筒的电枢反应
电动滚筒在运行的时候会产生电枢反应,这样是有助于设备的正常运行的,对于电枢反应来说,说起来大家可能就有些陌生了,说白了就是在运行的时候电枢磁动势产生的对主磁场产生的影响,下面就来详细的了解一下吧。
设备在不输送物料处于空载的时候,磁势分别产生的气隙磁密分布方式是一平顶波,但是当输送物料处在一个负载状态下的时候,此时的电枢绕组就会流过电枢电流,从而产生电枢磁势,电枢磁势如果单独进行作用的时候就会在电机气隙中制造出电枢磁场,然后再把电枢磁场和空载气隙磁场相互的结合起来就可以获得负载磁场,与空载时候的气隙磁场相比较,电枢反应的影响更大。
当与励磁磁势同时建立负载气隙合成磁密的时候,这时候就一定会让之前的气隙磁密的分布范围发生,一般这种电动滚筒的电枢磁势产生的对气隙磁密分布的影响可以称之为电枢反应,当电动滚筒的电枢反应遇到锯齿波下降的时候,就会再次把触发器置位,然后让驱动输出处于开通状态,这样就达到了限流的目的。
上面介绍的就是电动滚筒产生电枢反应的过程,以及电枢反应对于设备的影响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是有正面影响的,不过如果反应比较剧烈的,所以就可能会对设备的正常运行产生一些不好的影响了,会削弱电机的运行效果。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