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雷检测接地电阻检测的准确性
检测设备是防雷检测接地电阻中的基础扎设施,其运行质量,直接决定着防雷检测接地电阻检测的准确性,目前,在实际防雷检测接地电阻检测的过程中,需要对冲击接地电阻展开检测,但是许多检测人员对工频接地电阻展开检测,传统的检测设备为摇表式地阻仪,人为操作对检测结果影响较大。数字式接地电阻测量仪摒弃了传统的人工手摇发电工作方式,保证了防雷检测接地电阻检测的准确性。目前我测机构在实际检测的过程中,会使用钳型电阻仪,该种类型的检测设备,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具有较快的检测速度,同时操作方法也较为简单,能够***完成检测,不需要其他的设备辅助。但是该设备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不能准确测量出被测接地体与被用作测试接地体之间的距离,因此如果在测量之前,对接地装置的内部结构并不了解,则终测量结果的电阻偏大,无法对其展开准确的测量。
面对这种情况,在实际检测的过程中,需要确定检测设备的原理以及被检测设备中存在的内部结构,土质条件等。除此之外,接地体不同的方向,也会导致电阻出现不同的情况,因此在实际检测的过程中,需要在多个方向对电阻展开测量,取终测量结果的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需要保证接地体与直线接地电阻之间处于垂直状态,进而提升终的应用质量。
审查处理防雷检测记录根据相关规范
审查处理防雷检测记录
根据相关规范审查处理防雷检测记录,其规范要求有《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057-2010,《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G***601-2010等。
2.1初始记录是否满足标准要求的判断
在完成其原始记录检测报告制定后,要进行初始记录是否满足标准要求的判断,这一步骤尤为重要,在记录中要注意观察数据的标准与完整,在填写防雷装置内容时,应该不忽略防感应雷装置的填写,而经常漏填的内容还包括各种参数,如防雷装置的腐蚀度,避雷器,接地装置等;避雷带所需要的材料在直径要求上应该大于等于0.8cm,注意初始记录的记录与其规范的对比;而当测量实体要符合二类建筑结构的防雷标准时,引下线的距离不大于18m,应该严格执行标准以保证测量的准确。
2.2设计图纸的满足与否
设计图纸在部分建筑结构应用中性质具有特殊性,当有特殊情形时,应该根据其规范要求进行检测数据结果的确定。如在图书馆中,设计规范明确要求接地的电阻阻值应该小于1Ω,测出的电阻值应该在此范围内才达到相关的要求规范,这是针对一般的建筑的结构分析得出的规范。但有些建筑结构的要求必须要有防雷装置的修改书才能进行相关防雷报告的检测,如前例所表达的意思,在电阻达到1Ω以下才可以有合格的检测报告。
2.3检测报告的制定
作为机构检测结果的结果表现,防雷检测报告需要满足的条件有:
文字简练,信息准确,结论清晰明了
有编制者、检测者、审查者的签名,防雷装置检测单位的公章
检测数据的单位是规定计量
文字内容不能轻易更改且装订完整
被“雷”到的概率有多高
据统计,遭遇雷击的概率还有明显的城乡差别。农民长期在农田等开阔的地方劳作,在雷电到来时,缺少临时躲避场所,加之防雷知识相对匮乏,因而更容易被雷击中;而城市工作者则更多地在室内工作,建筑物防雷措施相对完善,遭遇雷击的概率则会较低。
你知道吗,遭遇雷击的概率还跟性别有关。美国一项研究表明,男性比女性更容易成为雷击对象。研究统计了1995年到2008年间,美国因遭雷击而的648人,通过分析发现,其中82%的者都是男性。另外一份于1999年完成的研究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为什么男性比女性更容易遭到雷击呢?美国气象学家给出的是:在雷雨发生时,男性更爱冒险,如在雨中打高尔夫球、踢足球等,而女性则有更多可能躲到安全地带避雨。
除此之外,某个地区的居民遭遇雷击的概率还和当地的生活习惯、文化水平、建筑结构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其实,不管理论上你遭遇雷击的概率是高还是低,只要采取积极的防护措施,就能大大降低被雷电伤害的可能性。平日做好雷电防御知识的储备,在雷电发生时就能沉着应对。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