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衡测试是加强用水科学管理,至大限度地节约用水和合理用水的一项基础工作。它涉及到用水单位管理的各个方面,同时也表现出较强的综合性、技术性。通过水平衡测试应达到以下目的:1、掌握单位用水现状。1991年《国务部办公处转发建设部、***计委关于进一步做好城市节约用水工作报告的通知》(国发[1991]6号)指出,“进一步加强城市节水管理工作的***,健全城市节水管理体系,强化城市节水管理机构的职能,搞好节水管理***建设,提高人员素质”。如水系管网分布情况,各类用水设备、设施、仪器、仪表分布及运转状态,用水总量和各用水单元之间的定量关系,获取准确的实测数据。
准备阶段:要搞好“三落实”。一是***落实:测试单位应成立专门机构,负责测试的***,全方面协调,测试实施、督促检查等。为了便于开展工作,该机构由主管,节水主管部门负责人、车间(部门)主任组成班子和包括管水人员、统计人员、工程技术人员,车间及班级组长和用水,管水人员在内的测试班子。二是技术落实:就是要掌握测试方法,了解测试表格图,摸清用水工艺、设备厂、设施及用水情况,进行人员培训等。三是测试方案落实就是明确测点和内容,选好测试仪器,确定测试的日期和次数,做好人员的分工和协调配合等。***有关部门发布的统计年鉴、统计年报等资料包括:***统计部门、住房和城乡建设处、水利处、环境保护处以及地方发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城市统计年鉴、城市建设统计年鉴、水资源公报、环境统计年报、环境状祝公报等。除“三落实”外,还要健全测试手段,校验计量水表,使之达到规范要求。
1、准备阶段:搞好“三落实”。2、实施阶段:根据拟定的测试方案,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测试,并做好测试数据的记录。对测试中出现的问题,要妥善处理,必要时作测试说明。3、汇总阶段:以测试得到的水量数据按用水单元的层次汇总,并填写在《水平衡测试报告书》上。2、基本条件评价项目为基本项,其他5类评价项目为控制项和优选项。4、评价阶段:以水平衡测试结果为基础,对用水单元进行合理用水评价,找出不合理用水造成浪费的水量和原因,制定出改进计划和规划。
评价方法:1、测试结果校核:由于单位用水单元较多,测试工作量较大,有的单位很难做到各用水单元都同一个时间抄表,测试难免有误差。为保证测试质量,要求在测试阶段所得各类日取水量之和与同期单位实际日总取水量之差不大于10%,可认为测试结果符合要求。否则应继续查找有无漏测和计算错误,直到达到要求。2、各类用水分析:各类用水按用途进行汇总分类,按照用水考核指标体系计算,分析用水合理水平。水平衡测试目的:5、可以较准确地把用水指标层层分解下达到各用水单元,把计划用水纳入各级承包责任制或目标管理计划,定期考核,调动各方面的节水积极性。同时,参照各行业节约用水标准和用水的实际情况,确定各类排放水可回收利用的水量。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