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节水过程中,我们要从我国的节水现状和国情、水情出发,首先要深入分析掌握现状节水达到的水平和现行节水措施所产生的节水作用,分析现状节水存在的问题以及产生的原因和工作难点,分析节水潜力和突破点,在此基础上,应分地区、分部门、分行业、分类型,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具体条件,以提高水的利用效率为中心,分析提出不同阶段要达到的节水水平和要采取的工程及非工程节水措施,实现以节水为中心的水资源优化配套和高有效利用,并且应特别注意节水与开源,节水与社会、经济、环境的总体平衡,保障水资源与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农业灌溉每年平均缺水300多亿立方米,***农村还有3000多万人饮水困难。
2019年5月,水利处启动规划和建设项目节水评价,从严叫停不通过项目,突出节水在规划和建设项目前期工作中的优先地位。随着城市节水工作的进行,我国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将进入一个全新的时期,城市用水、节水水平将大大提高,城市水资源短缺的局面将得到缓解,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维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将逐步实现。 节水评价主要是分析规划和建设项目及其涉及区域的供用水水平、节水潜力,评价其取用水的必要性、可行性,分析节水指标的***性,评估节水措施的实效性,合理确定其取用水规模,提出评价结论及建议。
目前,我国大多数城市供水管网漏失率超过20%, 众多的中小城市供水管网漏失率在30%~40%,甚至是50%左右。万元GDP取水量指标可以宏观反映水资源利用效率、计算水资源利用量和测算未来水资源需求量,是水资源规划和节水规划中必不可少的指标,也是世界各国通用的、可比性较强的指标。根据《中国水资源公报》统计数据,2010年我国工业万元产值用水量228m^3/万元,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131m^3/万元,大约是国外***水平的10 倍。一方面存在严重的不节水问题,另一方面在城市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紧张的情况下,还在不断的引进和运行很多高耗水、高污染、低效益的企业。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